《蒲安臣条约》与幼童赴美留学

发布时间:2018-03-03 10:49

  本文选题:《蒲安臣条约》 切入点:幼童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2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关于《蒲安臣条约》中涉及教育的条款,学术界争议颇多。不同于其他的城下之盟,清政府不必以屈辱为代价来迎合外国侵略者,而且清政府也有不将其批准的机会。
[Abstract]:There is much controversy in academic circles about the articles of education in the Treaty of Puanchen. Unlike other consortia, the Qing government did not have to cater to foreign invaders at the expense of humiliation, and the Qing government also had the opportunity not to approve them.
【作者单位】: 沈阳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国强;华侨史视野下的“蒲安臣条约”[J];历史教学;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怡;试论《中美续增条约》[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刘国柱;和平队的历史文化渊源[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3 谭树林;;也谈晚清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的原因——以李鸿章对幼童留美计划的态度转变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4 梁建;;崔国因护侨述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金晶;;张之洞与中美华工交涉[J];八桂侨刊;2006年04期

6 高强;《中日修好条规》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的建交条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张颖,王进;试析1868年《蒲安臣条约》与近代美国排华风潮之干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黄伟;;论马嘉理案与中英《烟台条约》[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12期

9 王庆成;;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对中西关系的几种看法——剑桥大学收藏的曾国藩致威妥玛书等三种文献并简释[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04期

10 王雅馨;;许景澄与中东铁路[J];东北史地;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岳谦厚;张玮;;清末民初中国留学教育的多元取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2 刘学照;;日本的“脱亚入欧”和中国的“三甲纪念”[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3 陈才俊;;传教士伯驾鼓动美国侵略中国台湾图谋的流产[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4 仇华飞;;对抗与妥协:《望厦条约》与早期中美关系[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5 潘光哲;;“华盛顿神话”在晚清中国的创造与传衍[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6 潘光哲;;张自牧论著考释札记——附论深化晚清思想史研究的一点思考[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崔华杰;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5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6 刘利民;中国近代领水主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何中顺;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何文贤;“与狼共舞”[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姜源;异国形象研究:清朝中晚期中美形象的彼此建构[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李超民;常平仓:美国制度中的中国思想[D];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直;早期美国华工的命运(1865—1894年)[D];山东大学;2010年

2 连星星;美国广州领事报告与早期中美关系(1784-1844)[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艳;卫三畏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楼;美国基督新教传教士彼得·伯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鲁南;两广督抚与晚清华工出国[D];湘潭大学;2011年

6 李慧英;近代浙江鸦片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7 周兰兰;两江总督时期的曾国荃[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倩;近代美国对华军事政策(1840-1911)[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蕾;论美国霸权主义的延拓[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蒋跃波;试论曾纪泽的近代外交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青;罗超;;蒲安臣条约对美国排斥华工的客观抑制作用[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正清;;从蒲安臣和《蒲安臣条约》看晚清中美关系[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谢青;罗超;;蒲安臣条约对美国排斥华工的客观抑制作用[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3 王国强;华侨史视野下的“蒲安臣条约”[J];历史教学;2003年11期

4 杨国标;;中美蒲安臣条约与美国华侨[J];岭南文史;1987年01期

5 张颖,王进;试析1868年《蒲安臣条约》与近代美国排华风潮之干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李其荣;;关于美国华工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7 刘华;评1868年中美《蒲安臣条约》——以华工出国及华侨保护问题为视角[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1期

8 叶葳;;清末驻美公使张荫桓[J];历史档案;2009年02期

9 张秋生;;略论早期华工移居澳大利亚的社会历史条件[J];历史档案;2007年03期

10 黄波;;晚清的幼童留美生[J];科学大观园;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新群;美国政府华工政策的演变(1868-1894)[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华工政策的演变[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60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60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8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