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大陆期刊中关于雾社事件记述差异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8-03-08 22:38

  本文选题:雾社事件 切入点:近代大陆期刊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日据时期,台湾雾社原住民因不满日本人严苛的理番政策,在饱受日军欺压的状态下,对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武装反抗,即雾社事件。在尽可能的搜集、研读、整理近代大陆期刊中有关台湾雾社事件的文献的前提下,呈现了大量有关于雾社事件的大陆近代期刊文献,并对这些文献内容做了细致的分类比较,大至对事件发生原因记述的不同,小到对起义各社称谓的差别。 从近代到当代,纵观雾社事件的报道,无论是事件本身的记述还是事件的意义,不同时期,人们给它赋予了不同的内容。或许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事件的认知更为全面、客观;或许是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它不同的历史政治色彩。而横向比较在近代大陆期刊杂志上记述雾社事件,,虽然本文比对出很多差别,但是更多的差别是不同的大陆期刊杂志记述事件的全面与否,深入与否,或记述事件的角度不同,关注点不同罢了。分析这些差异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观察角度下,历史呈现的复杂性。为当代研究者提供多角度的、更深层次的理论依据,从而丰富了对台湾雾社事件的历史研究,能够让人们更加客观的认识、了解台湾雾社事件。
[Abstract]: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aiwan's Wushai aborigines, dissatisfied with the harsh policy of the Japanese, launched an armed revolt against the Japanes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Japanese army, that is, the Wushai incident. They were collecting and studying as much as possible. On the premise of sorting out the literature on the Wushe incident in Taiwan in the modern mainland journals, a large number of modern mainland periodicals literature on the Wushe incident have been presented, and the contents of these documents have been carefully classified and compared. From the different accounts of the cause of the incident, to the different appellations of the insurrection. From the modern to the present, throughout the reporting of the Wushe incident, whether it is the account of the event itself o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vent, people have given it different contents at different times. Perhaps it has been given different content over time. People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events; perhaps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give them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colors. While horizontal comparison describes the Wushe incident in modern continental journals, although this paper compares many differences, But there are more differences in whether the events are comprehensive, in-depth, or from different angles of concern in different continental journals. Behind the analysis of these differences, they reflect different backgrounds. From different angles of view, the complexity of historical presentation provides a multi-angle, deeper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ntemporary researchers, thus enriching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Wushe incident in Taiwan and enabling people to have a more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Understand the Wushe Society incident in Taiwan.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239.29;K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迎;;日据时期《台湾民报》的两岸根情[J];东南传播;2008年04期

2 向安强,姜峥;日据至光复初期台湾博物馆管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祝若颖;;《台湾教育会杂志》之分析及与《教育杂志》之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3期

4 碧弘;台湾省文献委员会藏日据时期档案概况[J];民国档案;2002年04期

5 章宏伟;评《台湾文学论稿》[J];新闻出版交流;2003年02期

6 吉路;;戴国辉生前六万藏书全数捐[J];北京档案;2006年01期

7 肖乾;;台湾文学——一九八○年三月十八日在文学研究所讲话摘录[J];中国出版;1980年07期

8 吉路;港台掠影[J];北京档案;2000年02期

9 韩福东;;郑成功走过的台南[J];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02期

10 吉路;寻找莎韵原貌(中)[J];北京档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国屏;;日据时期台湾南投市之人口成长与分布[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汪小平;;台湾日据时期的统治特点与陈仪的政治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3 陈小冲;;日据时期台湾民族运动中的阶级斗争问题——以台湾民众党为中心[A];2004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蒋宗伟;;日据时期台湾青年赴大陆求学探略[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5 毛育刚;;台湾日月潭的工业与观光角色转换[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林小芳;;简析台湾日据时期殖民教育下的文化冲突[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徐裕健;;台湾古迹保存与开发之规划思维与程序——以台北建国啤洒厂为研究个案[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8 陈炎正;;早期晋江人开发台湾的典型[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键;;日本殖民统治对近代台湾社会经济进程的影响[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羽;;台湾“新”身体:疾病、医疗与殖民[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小冲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日据时期台湾史研究述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早报记者 石剑峰;台湾历史的想象在“雾社事件”上折射[N];东方早报;2011年

3 本报驻台记者 朱力南 王炜;西门町,加点“冰”[N];福建日报;2009年

4 林盛发;抗击外侮 守护台湾的漳州人(下)[N];闽南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尧邋聂传清;“记录我们的美丽与哀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记者 廖翊 刘卫国;西门町之夜[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何标;“出土文物”对乡土文学论战的影响[N];文艺报;2007年

8 记者 王坤宁;“台湾文献史料”官方馆藏编面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褚静涛;辜振甫:天若有情,亦有憾焉[N];南方周末;2005年

10 孙立极邋姚小敏;沧桑岁月掩风流[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帮强;日据时期台湾共产党之研究(1928-1932年)[D];厦门大学;2009年

2 杨志强;知性探求者:龙瑛宗文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乃江;台湾诗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程代勒;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林静芝;1949~1980台湾工笔花鸟画创作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汪世基;当代台湾书法创作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笑;试论近代大陆期刊中关于雾社事件记述差异的比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张立彬;日据时期台湾城市化进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雷阿勇;在异教的葡萄园:日据时期台湾天主教研究(1895—1945)[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子锦;日据时期台湾原住民抗日斗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刘玉才;日据时期林献堂产业经营初探[D];厦门大学;2009年

6 焦萍;“治警事件”——日据时期首例“政治案件”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蒋学强;日据时期台湾殖民教育的演变及其影响[D];西南大学;2007年

8 胡海凤;日据末期台湾政治与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知识分子研究(1937-1945)[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湛;樟脑与晚清台湾社会[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翁伟志;日据时期台湾基督教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585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85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2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