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嵩焘的维新变法思想

发布时间:2018-03-11 19:23

  本文选题:郭嵩焘 切入点:维新变法 出处:《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晚清道咸同光之际,中国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后,"天朝帝国"的迷梦被打破,由闭关自守变为被动开放,开启了中西方文明由冲突对撞到吸收融合的艰难历程。郭嵩焘通过比较中西方制度及其背后精神的不同,认识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优于清王朝的君主专制政体,中国不能继续在封建专制的老路上因循苟且,进而批评洋务派所主张的"中体西用"论是本末倒置;批评李鸿章等所主张的官办、官商合办和官督商办等经济政策违背经济规律,难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明确提出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富民强国"的经济改革主张;在封建庙堂之上,呼吁中国走向世界,倡导全面学习西方的立国之法,使其成为近代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先驱。
[Abstract]: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en Daoxian was in the same light, China was confronted with a great change that had never occurred in three thousand years. After the invasion of the Western powers led by Britain, the dream of "the Chinese Empire" was broken, and the dream of "the Chinese Empire" was changed from a closed door to a passive opening. Guo Songtao realized that Britain's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was superior to the monarchical autocracy of Qing Dynasty by comparing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ystem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pirit behind them. China cannot continue to be scrupulous in the old road of feudal autocracy, and then criticize the Western-style "use of the West" theory advocated by the Westerners as 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and criticizing the official affairs advocated by Li Hongzhang and so on. The economic policies, such as joint cooperation between officials and businessmen and government and governor business offices, are contrary to the economic law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nriching the n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armed forces. It has clearly proposed the idea of economic reform of "rich people and powerful n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apitalist industry and commerce; above the feudal temple and hall, To call on China to go to the world, to advocate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law of the founding of the West, and to make it a pioneer of the reform thought of modern China.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K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萃娟;艾新军;;郭嵩焘:真正的早期维新思想的开拓者[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2 黄启昌;;郭嵩焘法制思想探论[J];求索;2008年12期

3 庄竺华;郭嵩焘是早期维新派的先驱者之一[J];求索;1992年02期

4 吴义雄;;洋务运动的批判者——郭嵩焘[J];学术研究;1990年02期

5 钟叔河;;论郭嵩焘[J];历史研究;1984年01期

6 王h;;孙应祥;;论郭嵩焘的洋务思想[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云鹏;;论郭嵩焘的维新变法思想[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范广欣;;从三代之礼到万国公法:试析郭嵩焘接受国际法的心路历程[J];天府新论;2016年04期

3 王俊桥;;省思与超越——新世纪以来郭嵩焘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湘论坛;2016年02期

4 林东梅;;浅析郭嵩焘的外交思想[J];城市学刊;2015年05期

5 裴庚辛;;从力行到反对:郭嵩焘厘金思想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6 王中华;;论郭嵩焘的外交思想[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3期

7 楚德江;;试论郭嵩焘政治思想与洋务思想的异同[J];兰州学刊;2008年02期

8 徐立望;郭嵩焘的晚年思想[J];学术研究;2003年08期

9 庄竺华;郭嵩焘是早期维新派的先驱者之一[J];求索;1992年02期

10 夏泉;郭嵩焘出使英国时的矛盾心态[J];近代史研究;1990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毓洁;;早期维新派思想研究综述[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张家国,张静;郭嵩焘在晚清法律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贡献[J];法商研究;2002年06期

3 吴义雄;;洋务运动的批判者——郭嵩焘[J];学术研究;199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继忠;郭嵩焘与厘金制略议[J];清史研究;2000年02期

2 江楠;郭嵩焘的爱国主义及其特色[J];益阳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3 张卫波;简论郭嵩焘西方文化观的形成与转变[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廖铁;郭嵩焘的改良主义思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张静;郭嵩焘归隐缘由之探析[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年01期

6 黄小用;护侨先驱郭嵩焘[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刘振华;;郭嵩焘出使期间与上野景范的交往[J];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

8 李扬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郭嵩焘的悲剧[J];世界知识;2005年24期

9 邵华;;论郭嵩焘晚年对湖南“人心风俗”的批判[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高如民;;郭嵩焘的吏治观[J];史学月刊;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房奕;;留英期间严复与郭嵩焘交往研究[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历史学者 雷颐;“名教罪人”郭嵩焘(上)[N];华夏时报;2013年

2 张惟英;郭嵩焘与中国驻外使领管的创设[N];学习时报;2005年

3 演讲人 中南大学外语学院比较文学系教授 孟泽;苦闷的先知[N];光明日报;2013年

4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历史学者 雷颐;悲情外交官背后的悲剧时代[N];华夏时报;2013年

5 马美著;先行者的历史脚印[N];光明日报;2013年

6 岳麓书社 马美著;这套大书,值得用10年去耕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7 学者伉俪 刘刚 冬君;说真话的“人民公敌”[N];中国经营报;2012年

8 学者伉俪 刘刚 冬君;英国人承认“中国海”[N];中国经营报;2012年

9 刘 扬 白 丹;郭嵩焘与申报的名誉纠纷[N];中华新闻报;2004年

10 秦晖;不仁不义的帝制和亦道亦德的宪政[N];南方周末;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雅红;郭嵩焘笔下的英国形象[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孟化;郭嵩焘的文化思想[D];安徽大学;2003年

3 李文杰;晚清驻英使臣对外观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烨梧;论郭嵩焘在晚清湖湘文化建构中的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强山;试论郭嵩焘的政治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邹芬;郭嵩焘对国际法的认识及运用[D];湖南大学;2006年

7 张静;郭嵩焘与湖湘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芳;论郭嵩焘“人心风俗为立国之本”的社会道德思想[D];中南大学;2007年

9 吴保森;郭嵩焘三《质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贺朝霞;郭嵩焘在阿古柏入侵新疆过程中的外交活动[D];新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99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99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d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