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献堂眼中的国民党与台湾——以《灌园先生日记》资料为中心
本文选题:林献堂 切入点:国民党 出处:《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林献堂是台湾地主乡绅阶层的代表人物,台湾回归祖国后,他对未来充满期待,积极与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合作,希望在其带领下台湾人民能够摆脱过去遭受剥削压迫的地位,享受民主自由权利。但事实发展却与他的期望背道而驰,在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下,台湾地主乡绅阶层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饱受排挤打击,双方矛盾冲突不断。这使得林献堂对国民党与台湾前途的看法逐渐转向悲观失望乃至绝望,最终不得不选择黯然离去。
[Abstract]:Lin Xiantang i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aiwan's landlord and squire class. After Taiwan's return to the motherland, he was full of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and actively cooperated with the Kuomintang and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n the hope that under his leadership the people of Taiwan would be able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from the status of being exploited and oppressed in the past. Enjoy the right to democracy and freedom.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cts runs counter to his expectations. Under the autocratic rule of the Kuomintang, Taiwan's landlord, squire and gentry have been hard hit by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other aspects of exclusion.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sides led Lin Xiantang's view of the future of the KMT and Taiwan to turn to despair and despair, and he had to leave in the end.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以来台湾社会转型研究”(12JJD810002)
【分类号】:K26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欣捷;;抗日爱台的政治活动家谢南光[J];两岸关系;2009年02期
2 房建昌;;蔡孝乾与台湾共产党[J];文史精华;1998年10期
3 王夕源;;追思孙运璇先生[J];春秋;2006年02期
4 柴璐;;让生命嵌入历史[J];散文(海外版);2010年02期
5 吴克泰;台湾“二二八”起义亲历者的评说[J];炎黄春秋;2000年03期
6 李立;;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纪念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60周年[J];统一论坛;2007年02期
7 柴璐;;让生命嵌入历史[J];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09期
8 ;张海鹏研究员谈认识台湾历史的特点与对台工作的复杂性[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2期
9 文克成;;台湾印象[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熊慎端;黄胜科;;台湾抗日义勇队在武夷山的感人故事[J];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博东;马淑明;;《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后两岸关系转化的四点启示[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杜继东;;台湾“二二八事件”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3 ;曹又参将军对记者谈话控诉国民党当局消灭异己[A];曹又参与安边起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安边起义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曾建丰;;从马英九面临的挑战看国民党的前途[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春景;;论族群问题对台湾民主化进程及两岸关系的影响[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史习培;俞歌春;;海峡两岸关系视野下的抗日战争研究[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郑奇英;;父亲带我当红军[A];我们的父母——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中原分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8 何克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覆灭[A];何克希将军[C];1993年
9 刘万路;;国民党淮海战役失败的政治军事原因浅析[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刘正民;;国民党爱国将士喋血荆楚[A];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访问大陆无须当局授权核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2 本报专稿 郭漾璇;提前拱出中生代 国民党“权力争夺战”拉开序幕?[N];世界报;2008年
3 薛培华;《经商智慧》、《国民党金融之父宋子文》[N];国际金融报;2001年
4 彭维学;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影响深远[N];学习时报;2005年
5 杨泽军;“特别费”案牵一发而动全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6 马元;同舟共济的难忘航程[N];人民政协报;2008年
7 丁鲁;耻辱柱上钉千年[N];中国国防报;2001年
8 李莉;马英九就任:国民党主席完成新老交接[N];中国国防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时寒冰;连战逐步走出李登辉阴影[N];华夏时报;2001年
10 本报专稿 郭漾璇;国民党上台首次面临空前危机[N];世界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祥文;国共两党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及两岸关系的传统文化底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英;民进党执政后两岸传播的交流与互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付海晏;变动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跃乾;日据时期台湾留日学生与战后台湾政治[D];厦门大学;2007年
6 暨爱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1919—1949年)[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梁家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门、帮会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8 郑率;蒋介石与民末宪政[D];吉林大学;2009年
9 汪朝光;战后国民党东北决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李默海;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亓萌;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七次“修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静;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8)新闻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高鹏翱;《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制定过程浅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范连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惩治腐败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顾树卫;蒋介石个人权力的发展演变(1927.4.18-1949.12)[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邓集s,
本文编号:1620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2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