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绥远建省模式初探
本文关键词:民族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绥远建省模式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央民族大学》 2013年
民族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绥远建省模式初探
许珅
【摘要】:绥远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作为城市的名称、特别行政区的名称以及省的名称。其历史上最大的管辖范围,行政区划上包括今天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及乌兰察布市。1954年,新中国撤销绥远、察哈尔、热河三省,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绥远作为一个行政地理名词,从此消失。绥远集边疆问题、民族问题、移民问题等于一身,自出现至消失充满了复杂性与特殊性。它在近代边疆史、近代民族国家构建等方面意义非凡,然而人们对“绥远”这一历史名词的认识越来越少,使其历史意义与受关注度不成正比。本文选择以近代绥远为研究对象,并以1928年绥远省成立为切入点,希望通过绥远建省的脉络窥视近代少数民族与中央政权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绥远模式探讨近代民族国家构建和边疆民族整合问题。全文从以下几个部分论述: (一)清末绥远地区统治模式及演变: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建立绥远将军,主持驻防地的蒙古军政事务。这种统治模式随着清中期以来内地移民的增多和土地开垦的日盛逐渐落后,厅的设置方便了“蒙汉分治”政策下对绥远地区蒙汉事务的统治,也开启了绥远地区统治模式的变革。 (二)绥远建省的基础与准备——民族国家框架下的绥远特区制度:民国成立以后,绥远旧有的将军制被特别行政区制所替代。这种体制对前朝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继承的是清代对蒙古上层的羁縻政策,创新的是对绥远地区的统治模式初步内地化。然而军阀时期割据掠夺的时代特性,使特区制在构建民族国家过程中应有的优势被掩盖,这种制度反而成为蒙民所诟病的对象。 (三)绥远建省模式的多维角度:国民政府成立后,绥远在一体化进程中建立了省制。然而在盟旗王公对自治权力和特别待遇的不舍和追逐中,绥远省制进程举步维艰。蒙古王公与国民政府之间在民族国家观念上的差别,通过百灵庙自治运动及蒙政会的成立与分裂表现出来。虽然省制得以维持,但是民族国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 近代绥远的省制变革对内蒙古地区的整合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不恰当的民族政策和地方落实以及被蒙古上层垄断“蒙人自治”话语权,导致西内蒙古地区与中央政权关系日疏直至走上分裂。当然在近代国家转型时期,民族政策和民族国家整合措施处于探索阶段,虽然这一时期的国家整合情况并不理想,但是作为前车之鉴也为新中国民族自治政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3;K2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凯;;简论近代绥远地区的政区沿革[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刘忠和;;试论绥远建省[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李玉伟;;试论清末绥远地区的蒙垦[J];河套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关晓红;;辛亥革命时期的省制纠结[J];近代史研究;2012年01期
5 庄虔友;清代内蒙古移民概述[J];蒙古学信息;1999年02期
6 赵云田;清末新政期间的“筹蒙改制”[J];民族研究;2002年05期
7 张建军;;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都统制度初探——以绥远都统的设置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艳洁;周红格;;绥远城城市功能的变迁(清—1937年)[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庆格勒图;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合并及其历史背景[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10 乌兰少布;热察绥行省的设置及其对内蒙古政治的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孔祥来;民国初年的省制改革及其争议[D];浙江大学;2006年
2 董海清;绥远建城百年来土默特地区移民的民族构成与社会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安森;近代绥远地区的民间信仰与民间社会[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张燕青;绥远地区早期政治现代化研究(1901-1937)[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阿祥;;《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申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刘伯山;;徽州篁墩氏族迁徙考论[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3 张靖华;翟光逵;;“九龙攒珠”——巢湖北岸移民村落规划与形成背景初探[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4 张宪华;;唐末五代徽州的北方移民与经济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安贵臣,高飞;皤滩文化的涵义、构成及渊源[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6 郑全红;李浩;;南京国民政府与新中国禁毒立法比较[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赵常兴;安鲁;;秦汉时期北人南迁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8 金阿宁;王海胜;;近代中国私塾改良动因论析[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9 张赛群;;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外移民政策[J];八桂侨刊;2008年02期
10 张赛群;;南京国民政府华侨禁烟工作述略[J];八桂侨刊;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莉;吕传笑;;近代时期的黄河三角洲移民[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2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苏浩;;蒙古族游牧家庭文化特征变迁研究[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4 褚宸舸;;晚清时期西北地区的烟毒及禁政[A];第二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孔繁岭;;南京政府前期的留美教育[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6 李祖基;;大陆移民渡台的原因与类型[A];2004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金海;;日本在内蒙古确立殖民统治及其对蒙古民族运动的政策[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8 忒莫勒;;清末吴禄贞笔下的内蒙古东部社会及其筹蒙思想——以《东四盟蒙古实纪》、《经营蒙古条议》为基础[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9 陈金龙;;论七七事变前中国佛教界的抗日活动[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10 武菁;;抗战时期的侨务政策与华侨的历史作用[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喆;关于中国近代科学社团发展轨迹的历史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倩;天津反日会研究(1928年8月-1929年6月)[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雷;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言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颖;抗战时期桂林小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正岚;民国体育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马小平;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姚红;明清时期西商与西北的民族贸易[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耿阳;统购统销与农村社会重构:1953-1958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保刚;试论民初各方关于省制问题的斗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关晓红;;清季外官改制的“地方”困扰[J];近代史研究;2010年05期
3 葛玉红;清代丧葬习俗特点之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关晓红;;独断与合议:清末直省会议厅的设置及运作[J];历史研究;2007年06期
5 吉发涵;庙会的由来及其发展演变[J];民俗研究;1994年01期
6 王卫东;昙花一现的黄河祭祀仪式[J];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7 林国平;;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问题[J];民俗研究;2007年01期
8 胡钟达;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建城年代初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9年00期
9 金啓孮;呼和浩特旧城的变迁和新城的兴建(呼和浩特史话之一章)[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0年02期
10 薄音湖;;呼和浩特城(归化)建城年代重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边晋中;清代绥远城驻防若干问题考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天芳;蒙古民族形成的三个阶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2 Ю.С.胡佳科夫;申屠榕;;蒙古地区的古突厥葬后遗存[J];蒙古学信息;1993年01期
3 陈柏萍;洪军;;哲布尊丹巴系统在清朝治理蒙古地区中的作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孙伟;;谈《水浒传》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状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A·捷列季耶夫;卢纪雨;;《蒙古艺术史》简介[J];蒙古学信息;1988年01期
6 孙玉溱;蒙古民族的“易安居士”[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7 展龙;;论张居正改革时期的明蒙贡市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5期
8 舒顺林;元朝大漠南北与中原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9 成崇德;申晓亭;;从《内齐托音传》看清代蒙古史的两个问题[J];文献;1985年04期
10 杨选娣;清朝对蒙古王公的議叙与处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元丰;;满文月折包内漠南蒙古地区史料及其价值[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2 卢明辉;;论近代蒙古社会状况及清末“民族运动”的几个问题[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3 卢明辉;;辛亥革命与蒙古地区的“民族运动”[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4 朝格满都拉;;蒙古地区山祭与社会变迁——以若干典型的山祭为例[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5 张岱玉;;元代蒙古地区行中书省研究[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6 苏德毕力格;;清朝对蒙政策的转变——筹划设省[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7 赵云田;;清朝统治蒙古经济政策的几个问题[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8 Veronika Veit;;19世纪蒙古地区反清斗争的形式(英文)[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9 苏德;;关于清末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放垦[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10 那日苏;;清代归化城土默特旗制的演替[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秀川;[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2 本报记者 赛男;[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3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张世满;[N];光明日报;2007年
4 Roderich Ptak 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研究所教授 蔡婕华 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赵顺禄;[N];黄南报;2007年
6 记者 张淼淼;[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于丽珊;[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9 邹万银;[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10 ;[N];人民政协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达日夫;中东铁路与东蒙古[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汪澎澜;俄债、垦荒、叛乱——三大事件评乌泰[D];吉林大学;2010年
3 魏延梅;在自觉、互动和对话中传承民族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金山;清代蒙古地区地方立法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白玉荣;“五传”比较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刘务;缅甸1988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刘京涛;蒙原佛教造像变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乌云毕力格;论《苏布喜地》及其对蒙古箴言诗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李蒙文;天山—兴蒙造山带中段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10 田庆锋;清代西部宗教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珅;民族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绥远建省模式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袁晓凯;清代蒙古地区司法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吕文利;清代蒙古票照制度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宋思妮;从吴禄贞《经营蒙古条议》看清末东蒙古地区的新政改革[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敏;清政府对蒙古地区宗教传播控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6 费小莲;清朝对蒙古立法中“顺俗而治”问题析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启戈;晚清归绥地区移民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玉花;清末民初绥远城驻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塔娜;内蒙古席力图召历史及其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吉仁尼格;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世俗化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民族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绥远建省模式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2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