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化时代的农民意愿表达与党的农村政策调整
本文选题:集体化时代 切入点:农民意愿 出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并非单向的控制关系,农民会以种种不合作行为对国家权力的干预进行抵制,并可能促发国家政策的调整。在全能主义政治体制中,广大农民微弱而坚韧的抵制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替代性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功能,也对党的农村政策发挥了制衡和纠偏的积极作用。
[Abstract]:The era of collectiviza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rural society is not a one-way relationship, farmers will use various non cooperative behavior of the intervention of state power to resist, and may promote the adjustment of national policies. In the totalitarian political system, against the peasants weak and tough in some extent bear the function of benefit expression and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alternative, also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balance and correction of the rural policy of the part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10CZS02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专项计划(NCET-11-0225)
【分类号】:D232;K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和明;;“文化大革命”成因中苏联因素论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刘际钢,林桂平;“大跃进”运动的历史成因与经验教训[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秦程节;;毛泽东“赶超”思想成因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杨士进;;现行户籍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反思[J];北京党史;2008年02期
5 吴志军;;从“国家—社会”视角进行的人民公社史研究[J];北京党史;2009年04期
6 柳森;;1961年—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研究述评[J];北京党史;2010年01期
7 凌弓;戴坤;;七千人大会研究述略[J];北京党史;2012年03期
8 王虹;;建国初邓子恢的农村政策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8期
9 张北根;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对新时期中共党建的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张北根;;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决策问题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余茂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考察[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辛逸;;农村人民公社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丹;;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玉福;;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与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5 姚宏志;;毛泽东“指头论”源流考[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学术研讨会资料与会议指南(保存本)[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段炼;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朱静辉;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波;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丽华;沧源佤族乡村政治体系的变迁与发展[D];云南大学;2011年
10 于维君;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应斌;三年困难时期代食品运动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檀朝亮;建国初期(1949-1956年)农民国家观念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爱群;当代中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田欢欢;毛泽东、邓小平调查研究比较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石逸文;毛泽东处理群体性事件思想论析[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杨红远;“四清”运动起源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7 郭春领;建国初期政治传播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郭红杰;“八大”至“文革”前夕党的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程萌萌;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与“大跃进”的发动[D];河南大学;2011年
10 董妍;毛泽东执政忧患意识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山西省司法厅关于加强司法工作保障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指示[J];山西政报;1955年24期
2 李柏林;;减租减息与淮北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的变迁[J];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02期
3 孙少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农村合作运动与传统乡村社会的变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4 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J];史学月刊;1999年03期
5 柯安亭;;我所经历的农业合作化运动[J];湖北文史;2004年02期
6 赵新平;;民初崞县的乡村教育[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5期
7 孙功;;1990年代以来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若干问题综述[J];兰州学刊;2006年11期
8 宋传伟;;试述山东抗日根据地乡村权力主角的重塑[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1期
9 范艳华;;抗战时期晋西南乡村权力结构[J];沧桑;2008年05期
10 马义平;;村制还是制村:民国时期山西“村制”制度考察[J];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前言[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先明;;中国近现代乡村史研究及展望[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先明;;晋绥边区的土地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变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村社会变动的个案分析[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郝锦花;;清末民初乡村精英离乡的“新学”教育原因浅析[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风气的变革[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渠桂萍;;试述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乡村权力构的变动(1937——1945)[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郭卫民;;华北乡村史研讨会综述[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夏春涛;;从《青县村图》看晚清时期的华北村落[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冀满红;;近代皖北乡村社会统治危机与淮军的产生[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奇生;;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沈葵;近代中国乡绅阶层及其社会地位[N];光明日报;2001年
2 张广友;30年前:凤阳的崛起与昔阳的失色[N];农民日报;2008年
3 本期《焦点论坛》主持人 李庆英 特邀嘉宾 宋恩荣 张海英 周逸先;三人行:走向平民[N];北京日报;2001年
4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抗战时期中间力量发挥的作用及启示[N];重庆日报;2005年
5 石湾;《风雷》出版前后[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王先明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清末民初的“绅权”变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雅馨;建国初期牡丹江地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D];吉林大学;2013年
2 苏新留;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勇;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1951-1956)[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罗衍军;革命与秩序[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李海金;“符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1946-2006[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润民;战争·革命与吕梁山区社会之演变[D];山西大学;2007年
7 汪效驷;江南乡村社会的近代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张大伟;人民公社制度下的“洪湖”乡村社会[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姚荣杰;中国农民政治认同变迁的历史条件研究(1949-2010)[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周婷婷;20世纪上半期山东乡村互助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婧;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中农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马磊;乡村社会中的政治动员[D];浙江大学;2011年
3 马德军;莘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4 杜中堂;河南的匪祸与乡村社会1912-1932[D];兰州大学;2011年
5 张进四;建国初期甘肃中部农业合作化运动[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瑞山;1953年至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社会动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超;1949—1956年中国农业合作化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8 王俊勇;乡村秩序的改变与保留[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9 靳道亮;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述论[D];河南大学;2001年
10 任剑星;山西农业合作运动的历史考察[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41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4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