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时期长沙城市文化发展与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2 11:29

  本文选题:长沙 切入点:城市文化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长沙为楚南重镇,自古就是湖湘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中心。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大多城市的发展逐渐进入了世界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大潮流中时,长沙却极大地不同步于时代潮流,以保守抗拒而著称中外。但甲午之战,湘军牛庄一役的惨败,清政府割地赔款的剧痛,深刻刺痛了湘人骄傲的神经,奋发图强,力求变异的思想瞬间进发“救中国从湖南始”,“莫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然而,维新变法的突然失败,急于转变的长沙不得不随之停滞。历史总要向前进步的,迫于内外忧患,清政府决意实行新政。维新时期思想的准备,新政时期的具体措施,相互发力,湖南积累的能量终于得以爆发。因新政在经济、文化、教育、商贸、法律以及政治制度等各种改革措施的影响,各种先进思想,文化,器物名正言顺地进入长沙城市。长沙在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公共管理机构开始出现现代化的元素,新的文化样式,西方的建筑风格,教会学校的大力发展等等,城市文化的内涵得以转变,充实,壮大,长沙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早期近代化。 本文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 第一章从甲午战败以来的社会转变、长沙自主开埠与城市早期现代化两方面,描述了清末新政前后长沙的历史环境。 第二章论述了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对城市进步与繁荣的推动,主要表现为经济商贸快速发展、商业制度发展以及商业的转变三个方面。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现代城市的建设对城市面貌和功能的改变,分别表现为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城市建筑风格的转变、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三个方面。 第四章主要从早期市政机构的出现、城市管理制度的改变以及城市现代民主政治的萌发三个方面,论述了社会结构的改变对城市自治和管理的推进。 第五章主要从市民阶层及价值观念的转变、城市教育与改革、生活风尚的变化三个方面论述了社会观念和文化习俗的变革对城市与人的改变。最后对全文作一小结。
[Abstract]:Changsha is the center of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Huxiang area since ancient times. Especially since modern times, the development of most cities in China has gradually entered the big trend of the early modernization of the world's cities. Changsha, however, is far out of step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is famous for its conservative resistance. However,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 defeat of Niuzhuang in the Xiangjun army, and the sharp pain of the Qing government in cutting off land reparations, deeply hurt the proud nerves of the Hunan people and worked hard to make their efforts strong. The idea of striving for variation "saved China from Hunan", "unless the people of Hunan die," but the sudden failure of the reform of reform forced Changsha, eager to change, to stagnate with it. History must always move forward. Forced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worries, the Qing government decided to implement the New deal. The ideological preparations for the reform period, the concrete measures of the New deal period, and the mutual efforts of each other, the energy accumulated in Hunan finally broke out. Because of the New deal in economy, culture, education, trade and trad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reform measures, such as laws and political systems, and various advanced ideas, cultures, and objects entered the city of Changsha in good name. In Changsha's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urban management, the elements of modernization began to appear i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s. The new cultural style, the western architectural styl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hurch school and so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ity culture has been changed, enriched, strengthened, Changsha entered into the real sense of the early moderniza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cludes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Changsha before and after the New dea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rom two aspects: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defeat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 independent opening of Changsha port and the early modernization of the city.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and commerce to promote urban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mainly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mmercial system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ree aspects.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to the city appearance and the function change, respectively manifests in the city space layout change, the city architecture style transformation, the city public facility development three aspects.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motion of urban autonomy and management by the change of social structure from the appearance of early municipal institutions, the change of urba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germination of urban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s.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nge of social concept and cultural custom to city and peopl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hange of citizen stratum and value concept, urban education and reform, and the change of life style.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文玲;;清末新政时期阅报社的发展状况概述[J];贵图学刊;2011年02期

2 龚雅丽;;清末新政时期银钱比价探析(1901-1911)[J];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郝宏桂;;略论“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影响[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黄福寿;;清末新政“造就”了辛亥革命——兼与张鸣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1年09期

5 胡孝文;;慈禧与清末新政:不为人知的一面[J];世界博览;2011年13期

6 牛敬忠;;“清末新政”的全景式资料——《山西清理财政局编辑现行财政十八种》[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荆蕙兰;刘永伟;;变革中的衰亡——清末新政再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沈渭滨;;评价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应尊重历史事实[J];探索与争鸣;2011年08期

9 刘锦涛;王香莲;;论清末创建近代警察制度的历史功效[J];兰台世界;2011年13期

10 常瑞;;清末新政失败原因述论[J];传承;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全生;;清末新政是一柄双刃剑[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2 陆兴龙;;《清末新政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3 郭绪印;;评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关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罗群;;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晚清军事变革的制度分析[A];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C];2009年

5 段芳;;中日近代第一部学制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崔志海;;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简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7 赵艳玲;;清末民初教育转型中的冀州新式学校[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8 ;本刊第11—19辑目录[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9 贾小叶;;晚清督抚西学观念的演进——以沿江沿海督抚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10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法制改革[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放;清末新政的成败[N];学习时报;2011年

2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熊月之;清末新政与危机的纠结[N];文汇报;2011年

3 李细珠;关于清末新政研究的几点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王频 葛玉红;换个角度看清末新政[N];光明日报;2007年

5 殷俊玲;清末新政与民变浅谈[N];光明日报;2002年

6 赵林凤;对清末新政的再思考[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胡孝文;也说慈禧及清末新政[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郭世佑;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N];光明日报;2002年

9 李学峰;30年来清末新政研究述评[N];团结报;2009年

10 陈国威;重现端方的现代化先驱形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文刚;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2 蔡东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联邦最高法院(1933-1939)[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肖世杰;清末监狱改良[D];湘潭大学;2007年

4 柴松霞;出洋考察团与清末立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崔志海;美国政府与晚清朝政(1901-1912)[D];复旦大学;2008年

6 徐爽;1901-1911:旧王朝与新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苑朋欣;清末农业新政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穆键;《皖政辑要》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廖志坤;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曲折反映[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奎;清末商部农工商部与社会经济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鹏;清末新政时期长沙城市文化发展与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江晓;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法规的建设[D];青岛大学;2010年

3 郭芳芳;清末新政时期新疆财政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徐保安;清末开官智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徐婷;“清末新政”败因:基于政治观念的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温晓静;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苏媛媛;清末新政时期的乡村民变成因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苏明强;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城市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丛丛;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初步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648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48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f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