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8-03-27 17:19

  本文选题:土地占有 切入点:解放区 出处:《安徽史学》2014年05期


【摘要】:对于中共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否定性的意见,甚至有人提出要为地主"平反"。要对土地改革运动作出恰当的评价,必须首先对何为地主、富农进行深入探讨,其实地主的情况并非千人一面而是千差万别。旧中国的土地集中程度,并非以往宣传的那样地主、富农占有农村土地的80%,但地主、富农占有的土地仍数倍于农民亦是事实。中共将减租减息转变为"耕者有其田"即土地改革,除了动员农民应对国共战争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一些根据地农民已不满足于减租减息,而是迫切要求分配土地,需要出台一个统一的政策。土地改革激发了解放区广大农民参军参战的热情,并且使中共获得了农民对中共执政地位的充分认同。
[Abstract]:With regard to the land reform movement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re have been some negative views in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Some people even suggested that the landlords should be "rehabilitated". In order to make a proper assessment of the land reform movement, we must first of all consider what the landlords are. When the rich peasants make a thorough discussion, the situation of landlords is not a thousand people, but a great variety. The concentration of land in old China was not the same as it was advertised in the past. The rich peasants occupied 80 percent of the rural land, but the landlords. It is also true that the rich peasants still occupy several times as much land as the peasant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transformed rent and interest reduction into "land reform for the tillers", in addition to mobilizing peasants to deal with the war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To a large extent, some peasants in base areas are no longer satisfied with the reduction of rent and interest. Instead, they urgently dem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 and need a unified policy. Land reform has aroused the enthusiasm of the vast number of peasants in liberated areas to join the army and join the war. And mak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obtain the farmers full recognition of the ruling posi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土地制度变革史》(10ZD&078) 2011年中共中央党校重点科研项目《中共党史若干重大争议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德宏;土地改革史若干问题论纲[J];近代史研究;1987年03期

2 王奇生;战时国民党党员与基层党组织[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4期

3 黄道炫;一九二○—一九四○年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土地占有——兼谈地主、农民与土地革命[J];历史研究;2005年01期

4 杨奎松;;关于战后中共和平土改的尝试与可能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李金铮;;农民何以支持与参加中共革命?[J];近代史研究;2012年04期

6 王宏任;;地主——一个百年难尽的话题[J];书屋;2010年08期

7 乌廷玉;旧中国地主富农占有多少土地[J];史学集刊;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前;;“剪刀差”问题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合作社经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王明前;;中央革命根据地苏维埃以党代政现象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钱守云;;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池子华;流民与近代盗匪世界[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5 李里峰;;经济的“土改”与政治的“土改”——关于土地改革历史意义的再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6 王志龙;;近代安徽族田收支管理研究——从“十家管公九家富”谈起[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7 罗朝晖;;近百年来富农问题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8 沈韵霞;陈莉;;毛泽东与邓小平农民观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9 何爱民;简论实事求是哲学命题的由来和发展[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张新光;;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小农制评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游海华;;债权变革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以中央苏区革命前后的民间借贷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赵玉洁;;毛泽东的史学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彭积冬;;毛泽东与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杨桂宏;;关于山西互助合作问题争论的评析[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徐阳;司洪昌;;新式学堂的设立和乡村社会的抗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姚力;;“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毛泽东“六·二六”指示的历史考察[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存林;;关于对党的“富农政策”演变的考察[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8 邢铁;贾秀敏;;科学的方法 深刻的认识——谈毛泽东的江西乡村社会调查[A];毛泽东与中国历史文化[C];1993年

9 张佩国;;20世纪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以“土改”研究文本为中心[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友明;;中共党史上“阶级”概念的演变[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熠;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两大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正良;略论中央苏区时期的粮食工作[D];湘潭大学;2010年

5 邹艳媚;《红色中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立明;江西留学生与近代地方社会变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卫星;近代江西新式交通发展与社会经济变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田苗苗;对赣闽边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再认识[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吕春蕾;毛泽东早期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纪永起;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经济战线的对敌斗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贤知;抗战期间国民党组织建设与组织发展的几个问题[J];近代史研究;1990年02期

2 王奇生;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年)[J];近代史研究;2002年05期

3 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农村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J];近代史研究;2004年03期

4 魏宏运;抗战第一年的华北农民[J];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01期

5 黄道炫;一九二○—一九四○年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土地占有——兼谈地主、农民与土地革命[J];历史研究;2005年01期

6 乌廷玉;旧中国地主富农占有多少土地[J];史学集刊;1998年01期

7 黄道炫;逃跑与回流:苏区群众对中共施政方针的回应[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8 邓拓;;旧中国农村的阶级关系与土地制度[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3期

9 鲁顺民;;“左”倾风暴下的黑峪口[J];山西文学;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广才;;黑龙江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夹生饭”问题及纠正[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土地改革运动[J];广西党史;2006年Z1期

3 卢惠;;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研究综述[J];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4 李茂喜;试述抚远县土地改革运动[J];龙江党史;1994年Z1期

5 ;开展全省土地改革运动[J];福建政报;1950年S1期

6 何成学;广西土地改革运动概述[J];广西党史;2000年06期

7 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余超文;;建国初期粤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述评[J];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何进;;吉林省的土地改革运动[J];新长征;2011年07期

10 张翔;;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研究述评[J];学理论;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叶明勇;;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双梅;;任弼时关于土地改革运动贡献的研究述评[A];任弼时研究述评[C];2002年

3 蔡荣;;参与一次镇压反革命暴动[A];老兵话当年(第七辑)[C];2004年

4 王友明;;试析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经济绩效——以山东解放区莒南县为个案[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5 龚明德;;“表现了一个时代的最精粹、最本质的东西”——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主题[A];丁玲创作独特性面面观——全国首次丁玲创作讨论会专集[C];1984年

6 ;蔡广义风采[A];中国改革创新先锋暨经济建设杰出人物风采[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刘星翔 张永年;土地改革运动让耕者有其田[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解放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N];人民日报;2007年

3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N];人民日报;2009年

4 路永玲 市委党史研究室;鸡宁县土地改革工作[N];鸡西日报;2009年

5 记者 董峻;革故鼎新开新局[N];人民日报;2011年

6 李建和;几枚土改徽章 一场火红运动[N];中国商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伟光;建国初期河南省土地改革运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玉萍;巴林右旗的土地改革运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雷;解放初期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马飞;山西临县1946-1948年的土地改革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宇;中国革命中的情感动员[D];复旦大学;2008年

6 蔡海波;抗美援朝运动的民众动员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72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72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f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