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化”转型与晚清知识分子的道德变革
本文选题:世俗化 切入点:天理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06期
【摘要】:本文从近代中国"世俗化"转型这一视角,通过对思想史内在理路的梳理,考察清末知识分子所面临的价值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变革的基本状况。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主宰传统中国思想世界的"天理"世界观,逐渐被晚清以来兴起的进化理论所瓦解。在"理/势"、"体/用"之争的历史情境当中,作为道德基础的"公理"世界观又以"天理"世界观的替代形式,历史性地延续着对于知识分子价值抉择的支配作用。因此,晚清知识分子的道德观念呈现出一种内在紧张:一方面,现代个人瓦解了"天理"世界观之下的儒家规范伦理("礼");另一方面,极力"冲决网罗"的现代个人,却依然无法彻底摆脱儒家德性伦理("仁")的深刻影响。可以说,"公理"世界观支配下的道德观念,既构成晚清知识分子思想世界的底色,也为五四知识分子的新一轮道德革命埋下伏笔。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cularization" in modern Chin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value transformation faced by intellectu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moral change caused by it through combing the internal rationales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In the face of the "three thousand years of great change", the world outlook of Heaven, which dominat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world, is gradually disintegrated by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that has arisen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reason / potential" and "body / use", the "axiomatic" worldview, which is the moral basis, has historically continued to dominate the intellectual's value choice with the substitution of "heavenly" worldview.Therefore, the moral concept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showed an inherent tension: on the one hand, the modern individuals disintegrated the Confucian normative ethics ("rites") under the world outlook of "Heaven";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dern individuals who tried their best to "fight against the net",But still can not completely get rid of the Confucian virtue ethics ("benevolence") profound influence.It can be said that the moral concept dominated by the "axiomatic" worldview not only forms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llectual's ideological worl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ut also lays the groundwork for a new round of moral revolution for the intellectuals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末民初天理世界观的瓦解与公理世界观的形塑研究”(15BZS085)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世俗转型与寻求超越:李大钊思想研究”(14YBB057)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优秀青年项目“清末民初世界观转型研究”(15B144)
【分类号】:K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东亮;德性伦理研究的当代视野[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李兰芬;王国银;;德性伦理:人类的自我关怀[J];哲学动态;2005年12期
3 严火其;严燕;;浅谈中西方传统的德性伦理[J];道德与文明;2006年01期
4 曹霞;;追寻美德——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归与反思[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5 M.斯洛特;王旭凤;孙少伟;;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J];世界哲学;2010年01期
6 李杨;许诺;;德性、德性伦理和德性精神刍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7 张佳;;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德性伦理的建构[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1期
8 袁琳;康艺伟;;从儒家德性伦理及其基本内涵探寻其现实意义[J];商;2013年15期
9 杨青;;论德性伦理视角下的团结[J];学理论;2013年25期
10 聂文军;;论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复杂关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陆通;;透视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从《追寻美德》谈起[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吕耀怀 曹志红;走向德性伦理[N];光明日报;2001年
2 康健;从德性伦理到制度伦理[N];学习时报;2000年
3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中之;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的反思[N];光明日报;2013年
4 文/张灏;1895年,,近代文化思想的转折点[N];文汇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胡yN峗;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批判[D];中南大学;2008年
3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德性伦理的复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佳;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德性伦理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邹太龙;高校德育层次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李彩肖;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欧舒娅;当代中国公民友善美德及其培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尤冉;侯活士的“品格”概念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7 黄婧;安斯康姆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
8 陈小艳;德性伦理视域下的孟荀人性论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9 吕凤娇;德性伦理视野下教育惩戒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刘岗;孔孟德性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21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72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