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新论
本文选题:保存富农经济 + 新区土改 ; 参考:《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新区土改的"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既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土地斗争和根据地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结晶,也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农村经济政策方面的具体化。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讨论"保存富农经济"具体政策的过程中,未能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任务为基础,以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对富农内部的阶层进行科学的划分,以便更好地贯彻"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而是转向为了尽量满足平均分配的需要,如何对待富农的出租土地。讨论的导向决定了土地改革法制定和政策执行的偏差,其经验教训需要认真总结。
[Abstract]:The policy of "preserving the rich peasant economy" of the land reform in the new area is not only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long-term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land struggle and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the base area, but also the embodiment of the new democratic theory in the rural economic policy. However, in the course of discussing the concrete policy of "preserving the rich peasant econom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t failed to scientifically divide the stratum of the rich peasants on the basis of the nature and task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the new democratic economy. In order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policy of "preserving the rich peasants' economy", we should turn to how to treat the land leased by the rich peasants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equal distribution as far as possible. The guidance of the discussion determines the deviation of land reform law formulation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it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need to be carefully summarized.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0&ZD075)
【分类号】:K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里峰;;经济的“土改”与政治的“土改”——关于土地改革历史意义的再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2 李里峰;;党组织、党员与群众——华北土改期间的整党运动[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3 张一平;;自然灾害、政治斗争与地方民生——1946—1949年苏北解放区救灾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薛金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业政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5 李佳妮;肖六亿;;人地结合模式与农村经济效率[J];创新;2011年02期
6 吕小蓟;;任弼时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纠“左”[J];党的文献;2010年02期
7 薛金艳;;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政策对政局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张守龙;;解放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J];党史文苑;2008年02期
9 汪朝光;战后初期中国经济恢复与重建的若干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李里峰;;土改与参军:理性选择视角的历史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双梅;;任弼时关于土地改革运动贡献的研究述评[A];任弼时研究述评[C];2002年
2 吕小蓟;;从解放战争时期土改纠“左”看任弼时对新中国的贡献[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3 王友明;;试析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经济绩效——以山东解放区莒南县为个案[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4 李方祥;;毛泽东的勤俭建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3年
5 张洪军;尚金州;;1935—1938年初:中共代表团对毛泽东的重点宣传[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3年
6 李雅兴;刘义群;丁琴;;延安整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A];毛泽东研究2014年卷[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双进;中共革命下的乡村金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谢忠文;从革命到治理[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郝正春;经验、技术与权力:晋中新区之土改运作[D];山西大学;2011年
4 王合群;浙江“二五减租”研究(192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叶国文;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5年
6 刘建民;华北人民政府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勇军;南京国民政府后期上海市商会研究(1945~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永芳;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陶双宾;再置的生命:1946-1976,,辽西北村落中的国家、社会与农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贾滕;土改背景下的乡村社会秩序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丙红;试论解放战争时期土改整党运动中的党群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2 万婷婷;瑞金沙洲坝村土地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孙丽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征购土地政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冰丽;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杨峰;晋绥解放区土改的考察(1946-1948)[D];兰州大学;2011年
6 张辉;解放战争时期石家庄地区的还乡团与反还乡团斗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磊;双拥工作的伦理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海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普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平;革命与乡村社会变迁[D];延安大学;2011年
10 刘诗古;国家、农民与“工商业兼地主”:南昌县土改中的“清算”斗争[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13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1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