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福建留日学生研究
本文选题:清末福建 + 留学生 ; 参考:《华侨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甲午战争后,留学日本成为了一股蓬勃的历史潮流。1896年至1911,在地方督抚的支持和日本友人的帮助下,近千名福建学子东渡留日,包括福建留日女生。清末福建留日学生群体的出现是福建学生顺应“时代”大潮的结果。本文根据对史料进行的数量分析,认为福建留日学生的群体特征为,数量上超过本省人口所占全国人口比例,留学方式上自费生比例较高,平均年龄较小,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方面倾向法政。清末福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结合各自所学,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在不同领域履行“时代”责任。“拒俄义勇队”被清政府打压和“二陈”的殉死事件,一方面体现了留日学生群体政治上面临的尴尬处境,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1911年春,林文、林觉民等福建留日学生在黄兴的召唤下参与了震惊中外的黄花岗起义。黄花岗之役使福建留日学生的革命党人遭受严重损失,福建留日学生群体参与革命活动的中心转移到省城福州。1911年11月9日,在同盟会福建支部和驻闽新军的配合下,福州顺利光复。部分留日学生是福州革命团体的重要参与者。日本士官学校归国的毕业生,在福建新军中充当了重要的将领。留日学校刘崇佑、林长民主导的福建咨议局,在光复前庇护了革命团体。总之,福建留日学生群体在福州光复之役中担当了“支柱”的作用。在福建各地,还有留日学生宋渊源镇抚闽南,黄缃、涂开榘等在莆田宣传革命,杨仰程、康绍麟、丁仰皋等将革命思想带到山城汀州等事迹,上述行为均促进了当地社会“走向共和”。清末福建留日学生群体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革命活动,回应了“时代”的召唤。
[Abstract]: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studying in Japan became a vigorous historical trend. From 1896 to 1911,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local governor and the help of Japanese friends, nearly 1,000 Fukien students, including Fujian girls studying in Japan, crossed to the east to study in Japan. The appearance of Fujian students' group in Japan in late Qing Dynasty was the result of Fujian students conforming to the tide of the times.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ata,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Fujian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are that the number exceeds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 proportion of self-funded students in the way of studying abroad is higher, and the average age is small. The chosen schools and specialties tend to be legalistic.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advanced elements of Fujian students took part in various social activities and fulfille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imes in different fields. The incident of "refusing the Russian Yiyong team" to be suppress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the martyrdom of "two Chen" reflected on the one hand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facing the group of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on the one hand, and on the other h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volutionary situation. In the spring of 1911, Lin Wen, Lin Chueh-min and other Fukien students in Japan participated in the Huanghuagang uprising, which shocked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 conscription of Huang Huagang caused serious losses to the revolutionaries of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in Fujian, and the center of the group of Fujian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to participate in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was transferred to Fuzhou, the provincial capital. On November 9, 1911,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Fujian branch of the League and the Forces nouvelles stationed in Fujian, Fuzhou was restored smoothly. Som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are important participants in Fuzhou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s. Japanese cadet school returned to the country, in Fujian Xinjun served as an important general. Liu Chongyou, a school in Japan, led by Lin Changmin, sheltered revolutionary groups before the restoration. In short, Fujian students in Japan played a "pillar" role in the restoration of Fuzhou. In all parts of Fujian, there are also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Song Yuanyuan, Fufu Minnan, Huang Xiang, Tu Kai-ei, and others who propagandized the revolution in Putian. Yang Yangcheng, Kang Shaolin, Ding Yanggao, and so on, brought revolutionary ideas to the Shancheng and Ting Zhou cities. All of these actions have promoted the local society to "go Republic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ujian students responded to the call of the times by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activities and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忠宇;战前中国留日学生与日本的矛盾冲突考略[J];日本学论坛;2004年03期
2 邢源;;清末陕西留日学生考略[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周立英;;1904年云南留日学生浅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潘云成;;论晚清留日学生对我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影响[J];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谢忠强;;1905年中国留日学生风潮述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徐志民;;大正中后期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述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徐志民;;1918~1926年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初探[J];史学月刊;2010年03期
8 鞠玉华;岳程楠;;留日学生与清末四川教育变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陆军;;清末安徽留日学生述论[J];昆明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李芳;;严修《东游日记》中的黔籍留日学生[J];贵州文史丛刊;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志民;;大正中后期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探析(1918~1926)[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2 徐志民;;日本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1937~1945)[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2年卷)[C];2013年
3 何扬鸣;;浙江早期留日学生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横田素子;;蒙古留日学生会及其《祖国》杂志[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5 徐志民;;抗战时期日本对伪蒙疆政权留日学生政策[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6 木基元;;清末留日学生创办的《云南》杂志及其革命影响[A];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C];2009年
7 李喜所;;辛亥革命前的留日学生运动[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8 杜鹃;;云南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A];云南省社科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文集[C];2011年
9 徐志民;;近代日本政府对中国留日学生政策述评(1896~1931)[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10 郑匡民;;清末留日学生民族意识的觉醒——以明治日本的影响为例[A];近代思想史研究(第10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日本杏林大学副教授 刘迪;第三代留日学生该学什么[N];东方早报;2009年
2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 王晓秋;清末为何出现留日热潮[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颜军;留日学生同乡会与清末变革[N];光明日报;2009年
4 演讲人 王晓秋;辛亥革命与留日学生[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陈敏;回眸近代留日潮[N];团结报;2011年
6 陈静波;一本应该记住的杂志——《云南》[N];中国档案报;2005年
7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杨彩丹;山西大学堂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N];光明日报;2011年
8 秦时月 (嘉兴);从140名中国留日学生被开除说起[N];嘉兴日报;2011年
9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日同学会会长 黄荣辉;做民间友好使者[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小锐;孙中山在东京的一则演说会公告[N];中国档案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吕顺长;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李跃乾;日据时期台湾留日学生与战后台湾政治[D];厦门大学;2007年
3 刘学兵;王希天生平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潘喜颜;清末历史译著研究(1901-1911)[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清末湖北留日学生与地方文教事业[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石卉;民国时期山西籍留日学生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3 任欣欣;1918年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孙燕;留日学生与清末立宪运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志民;清末山东留日学生与近代山东的政治变革[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纯清;1918年留日学生归国运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朱艳;留日学生与四川近代美术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玖玖;民国时期山东留日学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姚媛;民国时期浙籍留日学生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10 潘俊杰;早期留日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政治运动的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16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16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