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视野中的重庆——以1935年著《西南漫游》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19 11:58

  本文选题:宋美龄 + 《致遗族女学校同学书》 ; 参考:《史学月刊》2014年09期


【摘要】:1935年春夏之间,宋美龄随蒋介石首次进入西南诸省。旅途中,她连续三次致函国民革命军遗族女学校学生,讲述川滇黔三省风土人情,阐发个人对国家大事之观察与感悟,以此训导遗族子弟树立忠诚爱国的理念。此三信后辑录为《西南漫游》一文,是宋美龄战前言论的重要文本。以入川的首站重庆为观察点,《西南漫游》所建构的重庆,既是四川军阀防区体制下秩序混乱与各种丑恶现实之代名词,又是沟通西南各省与外部世界的现代交通枢纽。透过该文本,还可看出宋美龄对于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所拥有的富饶资源及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战略意义的关注与认识。
[Abstract]:Between spring and summer of 1935, Song Meiling first entered southwest provinces with Jiang Jieshi. During her journey, she wrote three successive letters to the students of the school of the bereaved women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telling them about the customs and customs of Sichuan, Yunnan and Guizhou provinces, explaining her personal ob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state affairs, and thus instructing her children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loyalty and patriotism. The three letters compiled for the southwest roaming, is an important text of Song Mei-ling 's pre-war speech. Taking Chongqing, the first station in Sichuan, as the observation point, Chongqing is not only the synonym of disorder and all kinds of ugly reality under the system of warlord defense area in Sichuan Province, but also the modern transportation hub connecting southwest provinces and the outside world. Through this text, we can also see Song Meiling's concer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ich resources in Chongqing locate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carrying out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movemen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K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新;宋美龄开展邮票外交秘闻[J];党史文苑;2002年03期

2 柯云;育欣;;宋美龄婚前失踪内幕[J];炎黄纵横;2004年09期

3 蒋文祥;宋美龄与西安事变[J];江海学刊;1997年03期

4 朱坤泉;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与抗战后期的中美关系[J];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03期

5 ;宋美龄险陷敌境[J];航空史研究;1997年01期

6 夏明亮;宋美龄与西安事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年05期

7 袁国华;西安事变宋美龄救蒋介石[J];党史天地;2004年09期

8 张紫葛;;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宋美龄怒斥纳粹劝降使[J];爱情婚姻家庭(冷暖人生);2008年04期

9 王亚明,毛磊;论抗日战争初期的宋美龄[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10 唐曼珍,李军晓;宋美龄在抗战时期的外交活动述评[J];史学月刊;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宝航;;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以后[A];十七路军军史资料(2)[C];2008年

2 李维城;;西安事变的片段回忆[A];十七路军军史资料(2)[C];2008年

3 李学通;;战时儿童保育会的历史与作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4 赵维振;朱宗愈;;张学良将军与西安事变[A];十七路军军史资料(2)[C];2008年

5 郭昭昭;;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6 杨天石;;史迪威事件中的蒋介石与宋子文——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之一[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林伟功;;孙中山先生奉安史实撷要[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8 朱华;;简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的政治腐败及其根源——以《唐纵日记》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马振麟;;“双十二”擒蒋始末[A];十七路军军史资料(2)[C];2008年

10 曾扩情;;西安事变点滴回忆[A];十七路军军史资料(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炳根;谢冰心、宋美龄与中日友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魏炎;在四川时期的宋美玲[N];西部时报;2004年

3 孙辑;晚年宋美龄曾力阻李登辉上台[N];团结报;2003年

4 明红;1935:蒋介石宋美龄峨眉山之行[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冈言;蒋介石宋美龄故居首次开放[N];工人日报;2000年

6 刘维荣;二战时的宋美龄与罗斯福[N];中国档案报;2005年

7 李伟新;宋美龄巧用珍邮打动罗斯福[N];中国旅游报;2002年

8 ;宋美龄召集的庐山谈话会[N];北京日报;2003年

9 江山;宋美龄与张学良[N];中国档案报;2003年

10 新华社记者 执笔 孙承斌 谭浩 白瑞雪 参与采访 贾楠 侯大伟 季明 郑黎 张琴 黎昌政 黄枚 胡锦武 张云龙 王建华 赵志鹏 陈键兴 杨蕾 何自力 张军 刘景洋;中国曙光——1949年10月1日历史再现[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玲;战争、国家与女性:抗战时期宋美龄的妇女动员[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蕾;1942-1943年宋美龄出访美国争取对华援助的过程及意义述评[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沈丽娅;宋美龄战时妇女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璩静;宋美龄1942-1943年访美述评[D];外交学院;2007年

4 赵博宇;上升的中国形象[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倩倩;抗战时期卢斯和《生活》杂志对华报道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汪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遗族学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黄小梅;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妇女救济事业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8 高阿妮;抗战时期陕西妇慰会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邓秀华;抗战爆发前蒋介石对云南的两次巡视述论[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吉田T布,

本文编号:1910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10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6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