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史研究
本文选题:抗日根据地 + 抗日战争时期 ; 参考:《抗日战争研究》2016年02期
【摘要】:正任何社会、事物和现象,都是由"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联结而成的,并由此形成"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一切历史也可以说是"关系"史。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挖掘和揭示各种"关系"的互动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统区、中共抗日根据地、敌占区三个区域同时并存,各个区域以及区域内部的关系犬牙交错,波诡云谲。每一区域既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又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他区域发生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he Anti - Japanese War , all the history can be said to be " relation " history . It is from this sense that all the history can be said to be the history of " relation " .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分类号】:K26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刚;;抗日根据地开明士绅构成辨析——以华北抗日根据地为例[J];高校社科信息;2004年05期
2 毛志芳;;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简介[J];实践(党的教育版);2005年10期
3 董佳;阎晓静;岳谦厚;;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新动态与新进展——“抗日根据地与太行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J];晋阳学刊;2006年01期
4 郭晓平;;论抗日根据地对社会不良职业的整治[J];求索;2006年08期
5 于瑛;;历史上的左右凉抗日根据地[J];党史文汇;2006年11期
6 罗平汉;;燃烧着希望和热情——大批知识分子奔赴抗日根据地的原因分析[J];理论视野;2008年03期
7 黄志坚;;浅谈路西抗日根据地征粮工作[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8 余世诚 ,梁新;简论抗日根据地的历史作用[J];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9 谢先儒;;石公华抗日根据地史稿审定会在岳阳召开[J];湖南党史通讯;1985年07期
10 ;抗日根据地[J];咸阳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平汉;;大批知识分子奔赴抗日根据地的原因分析[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2 时生;李岩;刁筠寿;葛正基;;和含抗日根据地的统一战线工作情况[A];铁流:新四军统一战线工作专辑——新四军统一战线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库充;;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刍议[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4 徐蓬;;浅述随南抗日根据地在鄂豫边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王晓鸣;杨乃伦;;向岩对开创天汉抗日根据地的贡献[A];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6 吴遵文;;试述天汉湖区抗日根据地的公安保卫工作[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谢国雄;;浅谈汉川抗日根据地的国民教育[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8 胡逢林;;民主政府爱人民——襄河抗日根据地保护人权略论[A];地方革命史研究——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十堰会议和咸宁年会专辑[C];2000年
9 陶勤;;浅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统一战线工作[A];黄桥战役史新探——纪念黄桥战役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夏珊;;在茅山抗日根据地的日子[A];老兵话当年(第一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 郭德宏;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N];光明日报;2005年
2 ;苏浙皖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3 ;胶东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4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N];新华日报;2005年
5 ;冀热辽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6 ;皖江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7 ;河南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8 ;湘鄂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9 ;开辟抗日根据地 秘密建立情报站[N];东莞日报;2011年
10 叶成林;抗日根据地政府提高农民经济地位的措施[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德廷;抗日根据地肃奸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润民;战争·革命与吕梁山区社会之演变[D];山西大学;2007年
3 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依乐;抗日战争时期广东抗日根据地社会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琳;抗日根据地女子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3 魏元栋;沂蒙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孙志彬;论抗日根据地的人权保障[D];山东大学;2008年
5 蒋红丹;抗日根据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莉莉;群众组织与抗日根据地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罗朝晖;山西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与乡村社会的重构[D];山西大学;2005年
8 朱心明;抗日根据地治理会道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江平;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述评[D];湘潭大学;2006年
10 杨丽s,
本文编号:1952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5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