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城乡关系的变化及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30 23:36

  本文选题: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新型 ; 参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改变对立的城乡关系,减少城乡差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奋斗并为之努力去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若干措施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关系的改变,主要有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城乡居民政治权力的平等化,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以城市为中心领导和带动乡村发展,慎重处理城乡关系中最为突出的"剪刀差"问题,大力发展城乡文化教育等。在中共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民共同努力,一种新型的、与以前相较而言较为协调的城乡关系渐渐形成,在政治、经济、精神文化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在肯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所做的种种努力的同时,还需要看到这种努力所带来的变化存在的不足,以及所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故不宜将其无限拔高,应作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
[Abstract]:Changing the antagonistic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and reducing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 is an important goal that the CPC has been striving to achieve since its found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national economic recover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dopted a number of measures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o promote the change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mainly by abolishing the system of private ownership of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exploitation, and by equalizing the political power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basic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take the city as the center, lead and promote the rural development, deal with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of "scissors difference" in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 an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cultural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etc.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and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 new type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which is more harmonious than before, has gradually formed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whole people, and new features have emerged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piritual and cultural fields. While acknowledging the efforts made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build a new type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during the period of national economic recovery,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e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such efforts, as well as the long-term negative effects brought about by such efforts, Therefore, it should not be unlimited, should be dialectical analysis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城市通史”(12AZD08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洪鉴;徐学初;;建国初期四川的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变动——当代四川农村现代化变革之个案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12期

2 陈廷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的商品市场与物价管理[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波;;新中国的加重和从重处罚制度的考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秦德文,唐那碧,杨波;试论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的特征——为什么说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又是统战工作对象[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胡晓;;暖春是怎样变成严冬的: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到反右派运动[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4 张丽琴;;村委会及集体经济组织关系构建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宋西雷;周鹏程;;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新型合作组织的坚强支柱——基于安徽省临泉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的调查[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马海涛;;回首繁华如梦渺——论程砚秋与周恩来的交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7 孙显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沈世培;;论发展多党合作事业的路径选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田东奎;论彭真的执法思想[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10 从光梅;;建国60年来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唐友雄;演进中的我国农村分配制度的公平和效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尚璐璐;建国初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玉春;制度变迁视阈下的青年政治参与探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白宇;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现实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e,

本文编号:1957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57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a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