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救孩子——《蒙师箴言》与清末童蒙之教
本文选题:《蒙师箴言》 + 方浏生 ; 参考:《史林》2017年06期
【摘要】:"学"之变迁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中最值得重视的一个"大转型",在此"大转型"过程里中国传统的蒙学体系在受到西潮冲击后急剧动摇,特别是各种类型的"塾"在趋新士人的言论中渐渐沦为贻害幼童、阻滞教育、妨碍富强的"洪水猛兽"。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1903年一个江南趋新士人方浏生编写的、用于训导蒙师的小册子《蒙师箴言》,考察其作者、版本与流传情况,分析其基本内容与"借资来源",并通过此书来讨论清末童蒙之教转型的得失与矛盾。
[Abstract]:The change of "learn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ig transformations" in the metabolism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ongolian learning system was shaken sharply after the impact of the western tide. In particular, various types of "Shuk" gradually reduced to harm young children in the speech of the new scholars, block education, and hinder the rich and powerful "monster."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ook "the Mongolian teacher Proverbs", written by Fang Liusheng, a scholar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1903, to examine its author, edition and circu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basic content and the source of borrowing funds, and discusses the gains, losses and contradiction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历史系;
【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PJC043)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预研究”项目资助
【分类号】:K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佟玉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衰微机理[J];东岳论丛;2001年04期
2 林青;洋货输入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J];炎黄春秋;2003年08期
3 郝平;韩晓莉;;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33期
4 毕苑;;第三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近代史研究;2010年01期
5 阳晓天;;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系统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03期
6 马敏;;过渡特征与中国近代社会形态[J];历史研究;1989年01期
7 刘会军;关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几个问题[J];史学集刊;1996年02期
8 王敏;澳门与中国近代社会变革[J];理论学刊;2000年01期
9 李锦全;中国近代社会往何处去──对中国社会现代化途径和方法问题的商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方晓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闵杰;;学术批评之中国近代社会史[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陈沙麦;;中国近代社会第二代留学潮研究[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3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理论研究再反思——关于社会学化、范式说以及多元化趋势的检讨[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蕾;中国近代社会群体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05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005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