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生存实态

发布时间:2018-06-15 12:38

  本文选题:近代上海 + 人力车夫群体 ; 参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人力车夫是随着人力车的引进而出现的一个庞大群体。由于人力车夫人数过多,他们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方面为了租得一辆车子与自己同行竞争,另一方面又在抵抗新式交通工具的应用之中挣扎着,同时还处于存废舆论的漩涡之中。人力车作为交通近代化的一种过渡,必然会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但是,在没有妥善安排车夫生计问题之前,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都经不起考验。
[Abstract]:The rickshaw man is a huge group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human rickshaw. Because of the excessive number of Lady rickshaw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m is very fierce. On the one hand, in order to rent a car to compete with his own colleague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struggle agains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are still in the whirlpool of the public opinion. As a transition of traffic modernization, the human rickshaw will inevitably be replaced by the new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but before the Carter's livelihood is not properly arranged, any sounding reason can not stand the test.
【作者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思政教研部;
【基金】: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shlx006)
【分类号】:C912;K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邱国盛;北京人力车夫研究[J];历史档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强;;“拿摩温”与近代外国在华企业工人管理制度本土化——以英美烟公司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陈文彬;1927—1937年上海失业人群再就业状况述略[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3 赵文;;九一八事变前《生活》周刊对日本侵华的认识及其抵御主张[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4 顾健娣,林齐模;杜月笙和上海工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邵燕婷;19世纪后期上海季节性移民的形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包路芳;;近代北京的社会学实证研究述评[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7 王煦;;三十年来北京近代市政建设研究述评[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8 于景莲;;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济南人力车夫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杜希英;;交通变革与天津城市近代化[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8期

10 卞向阳;Shanghai's Fashion During Republic Period[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姚霏;;上海四川北路周围的慰安所研究[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峗;;地域歧视与文明话语:近代苏北妇女“佣食上海”的生态考察[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王翔;;民国初年传统丝织业的转型[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4 扶小兰;;近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之变迁[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汪禄应;;中国语文革新视域中瞿秋白与胡适的比较研究[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六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晶;跨越文字与影像的疆界[D];吉林大学;2011年

4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存秀;城市之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玉姣;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龚敏;近代旅馆业发展研究(1912-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锦峰;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温润;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宁;20世纪20—30年代火柴工人的生存状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亮;胡适文学教育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清中;书香流溢,美爱传承[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捷;近代上海工业与南洋贸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康江昆;词与初期白话诗歌的共舞[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艳菊;近代淮北地区流民问题研究(1840-1937)[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琨;民国时期上海华人营造业群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熊家武;上海流民研究(1937-1949)[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彭凌燕;从《申报》美容、化妆品广告看三十年代上海的审美文化与社会生活(1930-1939)[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静;中国二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反讽意识[D];新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宝莉;旧京的三轮车夫与洋车夫[J];北京档案;199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从兵;上海小刀会起义的酝酿与太平天国的关系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黄逸平;;近代上海帮会性质的若干变异[J];探索与争鸣;1993年06期

3 洪煜;;近代上海报贩职业群体研究[J];史学月刊;2008年12期

4 陈正书;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历史案件——考英商美查兄弟公司上海榨油厂[J];史林;1992年01期

5 蒋贤斌;彭善民;;公共卫生与城市现代性:1898—1949年的上海[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6 李黎明;;浅析近代上海摊贩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条件[J];齐鲁学刊;2008年05期

7 张浩然;;租界与近代上海市政现代化[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8 朱弘;城市研究与上海研究的新实践[J];近代史研究;1992年02期

9 彭晓亮;;关}E之与上海会审公廨[J];史林;2006年04期

10 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中上海市民的人格特征分析[J];史学月刊;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江文君;;万家灯火:民国时期的上海小家庭[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任冉冉;;民国时期上海童工问题研究[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3 ;《近代中国》一至九辑目录[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4 沈祖炜;;评久保亨对新裕纱厂的研究[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5 陆兴龙;;《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出版[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葛剑雄;近代上海与辛亥革命[N];文学报;2011年

2 ;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N];文汇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朱珉迕;张园:革命思想的策源地[N];解放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彦军;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陈光;冲突到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艾萍;变俗与变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年)[D];复旦大学;2006年

5 何益忠;从中心到边缘[D];复旦大学;2006年

6 石莉;清末民初上海画派与民间赞助[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王少清;晚清上海:西方物质文明与新知识群体的近代体验(1843-1894年)[D];南开大学;2009年

8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9 阮清华;上海游民改造研究(1949-1958年)[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苗青;盛宣怀与近代上海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友冬;近代上海工商业者的佛教情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方妍;近代上海儿童娱乐世界的徜徉(1915-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姚凡;宁波旅沪同乡会教育事业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4 马萍萍;晚清海派园林剖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邱淑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李长庆;近代上海黑社会的苏北人[D];扬州大学;2012年

7 王郡;迎拒之间的变迁[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8 李婷娴;近代上海公共租界防疫工作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高萍萍;近代上海木材业及其从业群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10 万笑男;冉升的明星?堕落的女性?:1920年代上海的电影女明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22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022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6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