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晚清湖北水利纷争——以光绪年间子贝渊为例
本文选题:子贝渊 + 民间 ; 参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子贝渊水利纠纷是清代湖北一个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水利纠纷。地方利益集团为了各自利益以邻为壑,冲突不断。而州县官关注赋税的征收与社会的稳定,其畛域成见、本位主义非常明显,难以成为水利纠纷协调者。对于民间的水利纠纷和冲突,州县官在处理水利纠纷时由于其认知的范围以及解决地方水患的考虑深度也未能超出地方的范围,因而呈现狭隘的地域色彩。而督抚为大局起见,有可能会协调民间冲突,通过修建闸口,疏通河流等措施来解决水利纠纷。
[Abstract]:Zibeiyuan water conservancy dispute was a big and long-lasting water conservancy dispute in Hubei in Qing Dynasty. Local interest groups for their own interests beggar-thy-neighbour conflict. State and county officials pay attention to tax collection and social stability, its domain prejudice, localization is very obvious, it is difficult to become a water conservancy dispute coordinator. For the civil disputes and conflicts of water conservancy, the state and county officials in dealing with water disputes have a narrow regional color because of their cognitive scope and the depth of consideration to solve the local flood problems, which are not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local areas, so the state and county officials take on a narrow regional color when dealing with water conservancy disputes. For the sake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the governor may coordinate civil conflicts and resolve water disputes by building floodgates and dredging rivers.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分类号】:K2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杜万松;;中国民事诉讼依“法”裁判辨正——从档案统计的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陈兆肆;;清代法律:实践超越表达——以衙役群体运作班房为视角[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3 张研;;清代县以下行政区划[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4 张研;;对清代州县佐贰、典史与巡检辖属之地的考察[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5 郑小春;;清代陋规及其对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的影响——从徽州讼费帐单谈起[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6 岁有生;;清代州县衙门经费[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7 刘伟;;同光年间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嬗变[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8 梁诸英;杨虎;;明清以来皖南圩田发展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0期
9 苏力;;作为社会控制的文学与法律——从元杂剧切入[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10 李艳君;;从“状式条例”看清代对书状的要求[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祖文;;清代嘉庆朝刑科题本中的生监群体[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孙华莹;刘道胜;;明清徽州保甲探微[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櫘屸亮;;社会变动与地方行政:清代江南的客民控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4 谷宇;;官绅共治与政务协商——传统中国地方治理模式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黄俊尧;;“先富治村”背景下的基层民主建设——以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视角[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许纪霖;;精英的社会史如何可能——从社会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7 王日根;沈冬丽;;明末至清代诏安地方防御体系设置及其变迁[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吕文浩;;他山之石——民国社会学者的历史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9 吴斌;;从王三畏堂与渝沙债团解纷案看近代情理法[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10 高寿仙;;从《兴革条例》《考语册式》看海瑞的实政精神[A];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4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佩佩;清末东三省清理财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斌;清代情理审判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3 熊慧勇;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伟;《筹办萍乡铁路公牍》整理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佘伟;婺源《保龙全书》的整理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汪斌;宋恕的佛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琳;明清时期临川士绅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11年
8 侯吉庆;明清时期山西典当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建英;清末官制改革的宪政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晗;清代保甲权力的演变[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8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10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