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戊戌维新运动的力量配比

发布时间:2018-07-18 16:33
【摘要】:戊戌变法由帝党与维新派合作发起,两派的联合,有中国内生性的变动因素,更重要的是来自甲午战败和瓜分危机等外力的激促。在政治权力结构中,维新派是极边缘,帝党是极核心,本是相隔遥远的两极因外力的作用骤然结合,有利于双方取长补短,使运动具有诸多趋新样态,进而凸显变法的"近代性";但也造成两个小圈子的器局狭隘,缺乏中间过渡的层级联系和各级衙门的配合,缺乏渐次递进的组织架构和上传下达的机构人员,也缺乏紧密有力的联系纽带和人们的心理渐进准备。这使得连接的两头趋新,中间地带仍为守旧,上下、君臣、朝野之间横亘难以逾越的阻隔。此乃维新运动的重要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的样态及走向。
[Abstract]: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was initiated by the cooperation of the Imperial Party and the Reformist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schools has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change in China, and more importantly, it comes from the external forces, such as the defeat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 and the crisis of parti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political power, the reformist school is the extreme edge, and the imperial party is the very core. It was originally a sudden combina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distant two poles because of the external for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both sides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to make the movement take on many new forms. Thus highlighting the "modern nature" of the reform; however, it also resulted in the narrowness of the two small circles, the lack of a hierarchical link between the intermediate transition levels and the cooperation of the Yamen at all levels, the lack of a progressiv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uploading of agency personnel. There is also a lack of strong ties and gradual mental preparation. This mak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new, the middle zone is still conservative, up and down, monarch,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between the impassable barrier. This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Reformation Movement, which to a great extent determines the pattern and trend of the movement.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K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成钢;时代的呐喊──几家著名的维新派报纸[J];党史纵横;2000年01期

2 黄汉青;维新派近代民权学说的历史演进[J];清史研究;2001年03期

3 姜朝晖,王忠春;论早期维新派的民生改良思想与民本主义[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赵迅;冯辉;武勇;;维新派人权思想探略[J];船山学刊;2006年01期

5 谢毓洁;;早期维新派思想研究综述[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6 姜朝晖;;论早期维新派的民本思想——中西文化纽结的统一体[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杨鹏;李庆峰;;维新派的种族观——“救亡意识”下的“保种”思想[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赵云雨;;论晚清维新派的理想社会模式[J];黑龙江史志;2008年05期

9 孙f ;董建霞;;论维新派政治活动在海外空间的延续[J];求索;2010年05期

10 孙f ;;求生与保皇——试论维新派流亡者的外交活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贾小叶;;洋务督抚与戊戌维新——以洋务督抚与维新派关系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2 林家有;;维新与觉醒——应该如何评价维新派的“启蒙”与“新民”?[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3 庄可庭;;黄乃裳四擎《船政刍议》初析[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4 徐新平;;维新派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探讨[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5 崔志海;;晚清维新派、立宪派的兴起与清朝的覆灭[A];湘淮人物与晚清社会[C];2009年

6 吉扬;;“戊戌后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简介[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7 马先彦;;简析维新派对洋务派、保守派关系处理上的失误——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再分析[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湖南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 刘兴豪;近代国人自办报刊第一次高潮成因[N];光明日报;2011年

2 邢贲思;从维新派到保皇党[N];学习时报;2002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杨天石;戊戌变法: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改革运动[N];北京日报;2009年

4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王毅;戊戌维新若干问题新见[N];北京日报;2011年

5 李宁一;略论近代广东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原则与自保[N];经济观察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玉琳;维新派法律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董贵成;近代科学与戊戌维新[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宏润;戊戌时期维新派的条约观[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胡雁;晚清西学东渐中的受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3 钟伟;早期维新派的教育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4 武增锋;试论戊戌维新派西方文化观的转型[D];河北大学;2001年

5 王红丽;维新派的制宪思想[D];宁夏大学;2004年

6 谢毓洁;早期维新派法律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7 宋丽娜;晚清维新派的文化激进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水安;早期维新派重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曹正文;早期维新派法律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10 楚秀红;浅论早期维新派的外交思想[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32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132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d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