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揭露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宣传

发布时间:2018-08-08 15:33
【摘要】:国民政府于抗战发生后新成立"国际宣传处",承担对外宣传的重任。该机构在向全世界人民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方面,进行了六项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把南京大屠杀这一"远东大陆上黑暗吞噬光明的最疯狂的一幕"展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国际宣传处进行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宣传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些需要我们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认真的总结。
[Abstract]:The National Government set up the International propaganda Office after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agency has carried out six fruitful tasks in exposing the atrocities of the Japanese armed forces in the Nanjing Massacre to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and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The Nanjing Massacre, the craziest act of darkness engulfing light in the far East, was presented to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The propaganda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the International propaganda Office on the truth of Nanjing Massacre also have some limitations. These need us to carry on careful analysis and serious summar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南京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6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丁思泽;芦沟桥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军事机关长官会报第一至十五次会议记录[J];民国档案;1987年02期

2 任荣;张开森;文俊雄;;本·提里特关于编印出版南京大屠杀史料致中国驻英国大使郭泰祺函两件[J];民国档案;2006年04期

3 邵子平 ,百芜;约翰·马吉拍摄的南京大屠杀纪录片[J];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昭昭;;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医疗救助[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2 经盛鸿;;是日本“勇士”,还是杀人恶魔?——对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报刊报道日军“杀人比赛”的剖析[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3 史春林;抗战初期沉船堵江塞港状况及评价[J];长白学刊;2004年03期

4 杨天宏;;历史发展的“正-反-合”逻辑——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文武关系及其近代变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张可荣;;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朱江;;日机轰炸南通基督医院始末[J];档案与建设;2008年07期

7 孙宅巍;;首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军人纪念碑[J];档案与建设;2010年12期

8 苏全有;任同芹;;对吴佩孚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9 翟亚柳;;威尔逊医生关于南京大屠杀日记选译(1938年2月5日至4月24日)[J];中共党史资料;2007年04期

10 张晋,吕振波;宋美龄与台湾归属问题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庆霖;;民国时期河上肇的论著在中国的译介及译书版本之比较研究[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廖大伟;;抗战爆发前后的宋美龄——《宋美龄自述》《蒋夫人言论选集》中的呈现及其评价[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3 京中;;抗日战争史研究述略[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4 张生;;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5 经盛鸿;;不屈的南京民众——沦陷时期南京市民的自发抗日斗争[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6 杨奎松;;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的和战抉择[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经盛鸿;张宁;;抗战期间驻南京部分日本军民的觉醒与反战活动[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莉;近代中国的媒介镜像:《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学;2011年

3 张玲;战争、国家与女性:抗战时期宋美龄的妇女动员[D];浙江大学;2011年

4 范矿生;社会资本与近代企业[D];复旦大学;2011年

5 华翔;国际地位与领土主权[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迪香;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区军政体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许峰;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D];上海大学;2012年

8 王永进;变局中的商人抉择[D];复旦大学;2007年

9 关培凤;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D];武汉大学;2007年

10 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明明;临城劫车案及其善后[D];兰州大学;2011年

2 闫明;论宋美龄的中西文化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荣耀;意大利与近代中国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东北;法肯豪森与国民政府的国防和抗战[D];吉林大学;2006年

5 余亮;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对美宣传策略及其效应[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沈丽娅;宋美龄战时妇女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康民强;民国女子日常生活与女性意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发永;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对外新闻宣传活动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高蕾;1942-1943年宋美龄出访美国争取对华援助的过程及意义述评[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颜玉凡;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宝礼;;当年外国人笔下的南京大屠杀[J];黄埔;2001年06期

2 王火;对南京大屠杀的来访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3 明玉;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铁证——《1937—1938年冬天日本人在南京的暴行录》介绍[J];历史档案;1986年03期

4 范斌,刘素萍;日本对“南京大屠杀”的争论与研究[J];党史文汇;1995年11期

5 谭敏;《南京大屠杀》──再现与悼念[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5年07期

6 孙宅巍;南京大屠杀祭状[J];华人时刊;1995年08期

7 孙锦云,张连红;南京大屠杀前夕逃难记[J];档案与建设;2005年05期

8 ;卷首语[J];钟山风雨;2005年04期

9 朱成山,袁志秀;构建民族和解之基——松冈环《南京战·被割裂的受害者之魂》读后感[J];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03期

10 马宏光 ,鹿炳华;为了捍卫历史的真实——记美国圣路易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会长刘人豪[J];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兆奇;;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几个问题[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朱成山;;血写的历史抹煞不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真相[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3 姚群民;;《救国时报》在海内外披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述评[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4 周华;;南京大屠杀的罪恶历史不容否定[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5 孙宅巍;;论国共两党对南京大屠杀的共识[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6 陈希亮;;同样的战争暴行 迥异的历史认知——南京大屠杀与奥斯威辛大屠杀之比较[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7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的后遗症:幸存者的创伤[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8 刘惠恕;;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罪行的本质及其图谋[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9 张生;;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10 李宁;;戴着锁链跳舞:意识形态操控下的《南京浩劫》改写现象[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秋萍;要让世界人民了解南京大屠杀[N];新华日报;2006年

2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蒋信伟;南京大屠杀,走进学术研究的深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王羿;银幕再掀南京大屠杀题材热潮[N];中国电影报;2008年

4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 廉德瑰;历史是什么?[N];解放日报;2010年

5 郭梅;铭记和反省[N];黑龙江日报;2004年

6 林均;大屠杀不能被遗忘[N];文学报;2007年

7 记者 左中甫邋通讯员 杨啸;她让众多西方人加入南京大屠杀研究[N];南京日报;2007年

8 吴谷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誉受损案:原告胜诉[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本报记者 肖姗 实习生 何蓉蓉 本报记者 杜文双;战时日本严控传媒报道真相[N];南京日报;2008年

10 [日]石山久男;和解与和平的摸索[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扬鸣;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凯;论以色列的大屠杀教育—兼论对我国中学南京大屠杀教育的启示[D];鲁东大学;2014年

2 程铂舜;集体记忆的规训: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如何被建构[D];南京大学;2012年

3 许涵;血色南京的影像表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4 焦莉莉;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困境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5 茹慧渊;浅析美国对南京大屠杀报道变化的原因[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袁海燕;历史叙事与影像观念:南京大屠杀电影的话语建构[D];重庆大学;2011年

7 张珊珊;罗伯特·威尔逊与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曲兆强;南京大屠杀幸存中国军人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9 刘琼;普通受难者视角下的南京大屠杀[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段书晓;创伤记忆的话语建构[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72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172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a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