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时期美日间的外交折冲——以“阿利森事件”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8-08-20 18:33
【摘要】:日军进攻南京时,击沉了美国炮舰"帕奈"号,引起两国关系紧张。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方为缓和对美关系同意美使馆人员最早返回南京。美国外交官阿利森在调查日军侵入美国产业拖走中国妇女强奸的罪行时,遭到日军士兵的殴打。美国政府就"阿利森事件"向日方施加压力,驻南京日军在来自东京的命令下,向阿利森道歉,并将涉事官兵提交军法会议,事件得以解决。然而,在"阿利森事件"中,遭受侵害的中国妇女却为美日两国政府及舆论所遗忘,被提交军法会议的日军官兵的罪名也是殴打美国外交官而不是强奸中国妇女。美国政府得到了大量有关日军暴行的报告,美方的政策和行动却只限于维护本国在华利益。
[Abstract]:When the Japanese attacked Nanjing, they sank the American gunboat Panet, causing tens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During the Nanjing Massacre, Japan agreed to the earliest return of American embassy personnel to Nanjing to ease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llison, a U.S. diplomat, was beaten by Japanese soldiers during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ape of Chinese women dragged by Japanese troops into American property. The U.S. government put pressure on the Japanese side over the "Allison incident," and the Japanese troops stationed in Nanjing apologized to Allison at the order from Tokyo and referred the officers and men involved to a military law conference to resolve the incident. However, in the "Allison incident," the victims of Chinese women were forgotten by the American and Japanese governments and public opinion. The Japanese officers and soldiers who were brought to the military justice conference were also charged with beating American diplomats rather than raping Chinese women. The US government has received a lot of reports of Japanese atrocities, but its policies and actions are limited to defending its own interests in China.
【作者单位】: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所;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南京大屠杀前后西方国家对日外交问题研究”(12LSB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6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为民;;南京大屠杀时期在宁西方外交人员的活动及其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宅巍;论南京大屠杀中的性暴力问题[J];民国档案;2000年04期

2 朱继光;;国民政府对南京抗战期间财产损失之调查述评[J];民国档案;2012年02期

3 孙宅巍;;诠释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问题[J];民国档案;2013年04期

4 向隆万;孙艺;;东京审判中的中国代表团[J];民国档案;2014年01期

5 于宁;;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述论[J];民国档案;2014年01期

6 程兆奇;谁在制造“谎言”——《日本南京学会年报》辨析[J];近代史研究;2003年06期

7 孙宅巍;论南京大屠杀的准备、实施和延伸[J];江海学刊;2000年05期

8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J];江海学刊;2003年01期

9 杨夏鸣;;南京暴行:日军行为背后的制度安排[J];江海学刊;2007年06期

10 杨夏鸣;论南京“安全区”功能的错位及其原因[J];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袁成毅;;抗日战争研究中的若干“量化”问题[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袁成毅;;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计量化”问题[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袁成毅;;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计量化”问题[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建新;《大公报》与抗战宣传[D];浙江大学;2006年

2 曹玲玉;论中国抗战音乐的伦理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颜玉凡;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晓红;影像生产与集体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隋志强;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叙事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海涛;1937年的《大公报》与中国抗战[D];扬州大学;2009年

5 曲兆强;南京大屠杀幸存中国军人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张珊珊;罗伯特·威尔逊与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梁复生;论以日本刀为中心的战争宣传和动员[D];南京大学;2012年

8 薛媛元;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安全区难民生存状况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卫星;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英国外交档案的史料价值[J];档案与建设;2002年03期

2 张生;;从南京大屠杀看中国抗战前途——南京西方人士的观察和预判[J];民国档案;2006年04期

3 张生;;德国档案中的南京大屠杀[J];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04期

4 杨夏鸣;;美国国家档案馆资料记录的南京大屠杀[J];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04期

5 张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振犊;财政部驻港人员有关南京大屠杀等问题的情报[J];民国档案;2002年02期

2 ;美国华人抗议江藤隆美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3期

3 倪腊松;为了历史的尊严——评《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4期

4 ;《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虚构派批判》[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4期

5 程兆奇;南京大屠杀札记(之二)[J];史林;2003年01期

6 ;旅日华侨设立南京大屠杀研究资助项目[J];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02期

7 王秀霞;国内关于“南京大屠杀中南京国际安全区”研究的历史回顾[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前夕南京人口的变化[J];民国档案;2004年03期

9 李寒梅;;中国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研究[J];太平洋学报;2005年08期

10 张群;;煌煌28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铁证如山[J];钟山风雨;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兆奇;;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几个问题[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孙宅巍;;论国共两党对南京大屠杀的共识[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3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的后遗症:幸存者的创伤[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4 刘燕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5 李习文;;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对外传播[A];公共外交季刊2011夏季号(总第6期)[C];2011年

6 周华;;南京大屠杀的罪恶历史不容否定[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7 张生;;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8 姜玉春;;南京大屠杀见证人,德国大使馆行政主管沙尔芬贝格之死[A];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研究[C];2011年

9 程兆奇;;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几个问题[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10 姚群民;;《救国时报》在海内外披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述评[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编审 徐志民;美国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历程[N];人民政协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冯爱琴;南京大屠杀研究仍有较大拓展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早报记者 龚菲 实习生 马秋萍;“南京大屠杀”资料照片在日巡展[N];东方早报;2014年

4 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谌苏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公布[N];光明日报;2014年

5 早报特约评论员 周庆安;直面南京大屠杀史实是弥合中日关系的起点[N];东方早报;2005年

6 周竞;追忆南京大屠杀[N];各界导报;2005年

7 记者顾兆农;百余日本老兵证言南京大屠杀史实[N];人民日报;2002年

8 记者顾兆农;南京举行国际和平集会[N];人民日报;2002年

9 邹德浩;纽约举办《南京大屠杀图片展》[N];人民日报;2004年

10 朱成山;南京大屠杀的拷问[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玉凡;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晓红;影像生产与集体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钱春霞;新闻媒体中的南京大屠杀[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袁志秀;美国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见证、传播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仇凯;论以色列的大屠杀教育—兼论对我国中学南京大屠杀教育的启示[D];鲁东大学;2014年

6 薛媛元;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安全区难民生存状况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许书宏;恐惧的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茹慧渊;浅析美国对南京大屠杀报道变化的原因[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程铂舜;集体记忆的规训: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如何被建构[D];南京大学;2012年

10 许涵;血色南京的影像表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本文编号:2194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194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2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