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维新派的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2 19:56
【摘要】:早期维新派生活在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历史大背景下,面对晚清教育的困惑,他们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有效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启蒙教育思想、洋务教育思想、西方教育制度与理论,提出了改革旧教育发展新教育的教育主张,他们的思想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具有爱国性、时代性、前瞻性,早期维新派的教育思想是他们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的教育思想与他们的教育实践密切相关,他们的教育思想突破了洋务教育局限,为维新派教育思想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为中国新教育制度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全文共分为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主要探讨早期维新派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早期维新派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是梳理了早期维新派思想的发展脉络。早期维新派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是从内忧外患的时局、晚清教育的困惑、西学东渐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早期维新派教育思想的思想渊源。这部分分析了早期维新派教育思想的形成的四大来源:中国传统思想、启蒙教育思想、洋务教育思想、西方教育制度与理论。 第四部分,早期维新派教育思想的内涵。这部分主要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三个方面对早期维新派教育思想进行论述。 第五部分,早期维新派教育思想的特征。这部分主要评述早期维新派思想的三大特征:爱国性、时代性、前瞻性。 第六部分,早期维新派教育思想的评价。这部分从早期维新派教育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早期维新派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早期维新派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上的地位三个方面论述。 第七部分,结论。总结归纳本文的大意。
[Abstract]:The early reformists lived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at China gradually became a semi-feudal and semi-colonial society. In the face of the confusion of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y actively sought the way to save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 and effectively absorb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and the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thought. Westernization education thought, western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heory, put forward the educational proposition of reforming old education and developing new education, their thoughts are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y are patriotic, epochal and forward-looking.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the early reformists is an organic part of their thought. Their educational though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ir educational thought broke through the limit of the Westernization Education Bureau and lai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reformist educational thought. It also laid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China's new educational system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education.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the first part, prefa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early reformist educational thought. The second par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early reformist educational thought. It mainly comb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reformist though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early reformist educational thought is mainly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situ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oubles, the confusion of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ern-learning towards the east. The third part, the thought origin of the early reformist education thought. This part analyzes the four main source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ly reformist educational thought: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thought, Westernization education thought, western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heory. The fourth par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arly reformist educational thought. This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early reformist educational thought from three aspects: educational purpos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educational content. The fifth par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reformist educational thought. This part mainly comments on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reformist thought: patriotism, epoch and foresight. The sixth part is the evaluation of early reformist educational thought.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rly reformist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early reformist educational thought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al thought. Part seven, conclusion. Summarize the general idea of this paper.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君;;陶渊明对其子的别样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2 徐冠杰;吴健;;从教与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3 杨雅菊;;浅谈英语教师如何应对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3期

4 张虹;;浅谈冰心作品对儿童教育的启示[J];文学教育(中);2011年06期

5 何景磊;;陶冷月对现代美术教育教学的启示[J];中国报业;2011年10期

6 张湘萍;;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阐释[J];神州;2011年17期

7 宋宛珍;;艺术设计课程与现代多元社会文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8 赵利红;;浅谈如何应对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J];学周刊;2011年29期

9 宗保;;让郭琦校长的精神传承下去——读《思念中的郭琦校长》[J];华夏文化;2010年03期

10 吴洪成;闫志军;;清末重庆新式学堂述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轩辕轲;;陈亮事功之学的教育思想简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赵蒙成;;斯宾塞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方晓东;;希腊化与罗马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覃壮才;;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演变模式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洪顺;;尝试教育思想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6 陈知义;;哲人其萎 思想长青——浅谈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孔令琼;;论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要义[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奥烈;;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高等教育的改革[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陈德安;;大同思想不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而是汉儒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杨卫明;;简论墨家教育思想的实践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郭树林;谈职业技术教育教育思想的变革[N];乐山日报;2005年

2 周义;关于海德格尔教育思想的猜想[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罗莺莺 陈志武;王沛清教育思想 与实践研讨会举行[N];湖南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晶 特约记者 梁炜;我省举办汪金权教育思想研讨会[N];湖北日报;2011年

5 汨罗市大众中学 刘建辉;《论语》教育思想之因材施教[N];岳阳晚报;2011年

6 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 刘京海;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从哪里来的?[N];天津教育报;2010年

7 赵明仁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校长教育思想的力与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记者 齐芳;中科院启动“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N];光明日报;2010年

9 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 任水霞;简论墨子的实践教育思想[N];光明日报;2008年

10 ;呕心沥血培育一代栋梁之英才 殚精竭虑谱写教育思想之华章[N];民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冰;回眸与超越——先秦时期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万峰;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4 尚洪波;大学的伦理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鸿艳;中国古代医学教育简史[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英;江泽民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齐旭东;论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丽群;江泽民教育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韵;王韬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5 张广明;刘基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钟伟;早期维新派的教育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吴文军;《论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8 周泉;鲁迅儿童教育思想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华丽;一个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治世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衡军;《墨子》教育思想浅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98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198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0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