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目标的外倾——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的一个背景

发布时间:2018-09-06 14:05
【摘要】:正近代中国被西潮入侵,屡战屡败,创巨痛深,朝野震动,于是接受西方以强弱定文野的观念,自认野蛮,由原处"天下"之中而退居"世界"的边缘。①如梁启超在1912年所说,今日"我国在世界现居何等位置"、将来如何"顺应之以谋决胜于外竞"之道?是每一个国民应关注和思考的基本问题。②据裕德菱记载,慈禧太后在逃难西北又返回北京后,也"殷望中国,得在世界列强之中,占一
[Abstract]:In modern times, China was invaded by the tide of the west, repeatedly defeated, deeply hurt and shock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opposition. So it accepted the idea that the west determined the field by the strong and the weak, and admitted its barbarism. As Liang Qichao said in 1912, "what position does our country now occupy in the world", how can we "adapt to it in order to win over foreign competition" in the future? Is the basic question that every citize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nd think about. 2. According to Yudelin, Empress Dowager Cixi, after she fled to the northwest and returned to Beijing, also "eagerly looked upon China and was among the great powers of the world," accounting for only one of the world's great power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区域历史与民族研究创新基地、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罗志田;;陈寅恪的“不古不今之学”[J];近代史研究;2008年06期

2 罗志田;;“六个月乐观”的幻灭:五四前夕士人心态与政治[J];历史研究;2006年04期

3 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中)[J];近代史研究;2012年06期

4 罗志田;;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侧重梁启超的观念[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勇;;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试论《时务报》内讧[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2 黎俊祥;;清末新政启动前慈禧心态的变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徐忠明;;试说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研究范式之转变[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5 郑军;西风东渐与晚清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西俗化——以近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变化为个案研究[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6 赵诺;;戊戌变法时期的“王安石记忆”[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1期

7 张洪萍;;教育改革与政治制约——张百熙与京师大学堂的重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8 龚书铎,宋小庆;辛亥革命时期文化四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王成军;;论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人物传记中的历史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孙燕京;略论晚清北京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小叶;;从康有为“两考”的不同反响看戊戌时期的学术与政治[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何玲;;1903年汴城会试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张鹤;;《国语》《左传》比较略论[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4 易惠莉;;日本汉学家冈千仞与王韬——兼论1860~1870年代中日知识界的交流[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5 刘锦;;由先进回归保守——晚清官宦子弟孙宝tD的经历(1894—1902)[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6 宋学勤;;“梁启超式的输入”的真意义——兼论中西史学文化的接轨与融合[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左玉河;;西学东渐与晚清学风嬗变[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8 刘巍;;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9 刘巍;;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10 张昭军;;新思潮冲击下的晚清程朱理学[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4 邹明军;《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8 闵长虹;凝聚、变迁、提升:中华民族精神论纲[D];复旦大学;2011年

9 刘迪香;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区军政体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许峰;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D];上海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兆光;“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读《陈寅恪集·书信集》的随感[J];读书;2001年11期

2 陈廷湘;1920年前后两次争国权运动的异样形态及形成原因[J];近代史研究;2005年02期

3 罗志田;;对共和体制的失望:梁济之死[J];近代史研究;2006年05期

4 罗志田;;斯文关天意: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对对子风波[J];近代史研究;2008年03期

5 巴斯蒂;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J];近代史研究;1997年04期

6 罗志田;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J];历史研究;1995年05期

7 罗志田;大纲与史:民国学术观念的典范转移[J];历史研究;2000年01期

8 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J];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9 蔡仲德;陈寅恪论(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罗志田;有教无类:中古文化与政治的互动——读陈寅恪隋唐两论札记[J];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德铮;石油与第二次世界大战[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2 ;“鬼子”的由来[J];现代班组;2014年08期

3 罗伯斯比尔 ,刘文立;关于共和国的政治形势[J];世界历史;1982年04期

4 张静;金仁义;;辛亥革命期间美国威尔逊政府的对华新政策[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苏中杰;;开发自豪感——国民性思考[J];杂文选刊;2003年06期

6 张静;金仁义;;辛亥革命期间美国威尔逊政府的对华新政策[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魏家魁;期待港澳台回归题联[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96年0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新华社记者 许晓青 黄燕 季明;变革与挑战:又逢甲午年[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2 薛涌(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印度的挑战[N];南方周末;2003年

3 张凯丽;装载机价格战非打不可吗[N];中国矿业报;2001年



本文编号:2226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226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b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