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对向全国进军作战的战略指导
[Abstract]:The outcome of the civil war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ecame clear,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quickened the pace of preparations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the Nanjing government refused to sign the domestic peace agreement,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launched the battle of crossing the riv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rangement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turning to the stage of strategic pursuit of the war of liberation. In the course of his march to the whole country, Mao Zedong,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major battlefields in East, South and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battlefield environment, and so on, has implemented different combat policies in a targeted way to explore the crossing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new operational patterns,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sea crossing provide correct and flexible strategic guidance for the strategic pursuit operations of the major field armies. At the same time, a series of effective bandit suppression policies and policies were formulated to guide all localities to quickly eliminate serious banditry left behind by the collapse of Kuomintang troops. The victory of strategic pursuit and suppression of bandits has achieved the basic reun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people's democratic regim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类号】:K26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正兵;项英在新四军工作期间的功过研究综述[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孙金根;皖南事变前后毛泽东的情绪波动与最终决策[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3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研究的环境考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张勤,朱超南;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J];安徽史学;2001年02期
5 樊卡娅,朱超南;苏联援华与皖南事变不能构成因果关系[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6 秦立海;雅尔塔协定、中苏条约与重庆谈判[J];安徽史学;2004年06期
7 张皓;;战犯问题与国共和谈[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8 于化民;;“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J];安徽史学;2007年05期
9 房列曙;;谁对新四军皖南部队的严重损失负责[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10 解莉;;王稼祥与延安整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且岸;;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论析[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正华;;毛泽东与人民政协事业[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魏代强;;朱德对人民军队建设的历史贡献[A];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秦立海;;民主联合政府与政治协商会议——1944—1949年中国政治发展演变述论[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5 胡哲峰;;彭德怀与“蘑茹”战术[A];功昭千秋的彭大将军——彭德怀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集[C];1998年
6 董玉梅;栾锦萍;;浅谈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7 田苏苏;;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对加强执政能力的认识[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庆杰;;建国前影响中共中央制定对美政策的主要因素(1948.11—1949.9)[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罗平汉;;大批知识分子奔赴抗日根据地的原因分析[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10 高浦棠;;延安文艺座谈会讨论议题形成过程考察[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彦堂;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教育研究(1937-1949)[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延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秀芳;旅大地区苏联与中共关系的演变和发展(1945.8-1950.2)[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璐佳;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学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成林萍;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及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张冀;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经验的后世影响(1942-1966)[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敏;试析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文艺的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3 沈赋涵;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在张力[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吕春蕾;毛泽东早期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徐淑贞;毛泽东人民观的反思与启迪[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贾慧;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当代启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余劲,
本文编号:2232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23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