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甘肃自然灾害及救助研究(1949-1957)

发布时间:2018-11-17 14:53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甘肃省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尤其在建国初期,灾情仍很严重。但是,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全省各级政府领导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最终使灾害给人民造成的损失相对逐步减轻,灾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基本上结束了旧社会“有灾必有荒”的历史。 本文第一部分对建国初期甘肃自然灾害做一概述,主要以旱灾为主,另附以雹、水、风、霜冻等灾害。分析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是囿于甘肃特殊的地理及气候条件;社会因素主要是甘肃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之建国前特殊的环境,导致水利失修。加重了灾害的发生。第二部分主要是救助的方针、政策及救助机构建立及步骤的实施。论述了建国初期灾害救助的方针、政策及随着民政机构和特殊的救灾机构的设立,灾害救助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充分显示了救灾领导机构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这一时期甘肃政府、民间以及灾民自身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政府主要采取了拨发救济粮、贷放义仓、灾歉公粮减免及通过返销粮来救助灾民。其中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灾民盲目流动的问题。民间主要开展了节约募捐和自由借贷的运动,有效配合了政府救济的不足。除了政府及民间救助之外,大力组织群众开展副业生产、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有效的自救措施,顺利地渡过灾荒。第四部分对建国初期甘肃的灾害救助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存在的问题及社会意义做一论述,总结其经验教训。为当今甘肃的“救灾、减灾、防灾”服务,也为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借鉴。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variety of natural disasters have occurred in Gansu Province.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disaster was still very serious. However, under the superior socialist system,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le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to struggle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 resulting in a relatively gradual reduction in the losses caused by disaster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basic livelihood of the victim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been restored and developed. Basically put an end to the old society, "there are disasters, there is famine" history.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natural disasters in Gansu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inly drought, hail, water, wind, frost and so on. The causes of natural disasters are analyzed in both na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The natural factors are mainly confined to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in Gansu, and the social factors are mainly due to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led to the water conservancy disrepair. It aggravated the occurrence of disasters. The second part is mainly about the principle, policy,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cue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f disaster relief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ivil administration and special disaster relief organizations, the disaster relief work has been carried out effectively, which fully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the leading organizations for disaster relief. The thir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natural disaster response measures of Gansu government, civil society and disaster victims themselves. The government mainly allocates relief grain, loans and stores, relief and relief of public grain and relief of the victims through the return of grain. Among them, the government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blind flow of victims. Folk mainly carried out the campaign of saving donations and free borrowing, which effectively coordinated with the shortage of government relief. In addition to the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al assistance, vigorously organize the masses to carry out sideline production, restore and develop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lief for work and other effective self-help measures to smoothly tide over the famine.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Gansu's disaster relief work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summarizes it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Gansu's disaster relief, disaster reduction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元亮;;浅析建国以来中国节日的形式演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6期

2 陈茉;;浅析建国初期书籍装帧设计民族化风格的形成[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3 张晓琼;;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分类指导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略论——以云南为个案的历史考察[J];满族研究;2011年02期

4 刘少华;;建国初期中共建立宣传网初探——以南京地区为中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5 王先岳;;写生与建国初山水画意境、风格之变[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姜方炳;杨建华;;论建国初期浙江乡村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考古;2011年04期

7 赵春燕;;论新中国建国初期法与德的关系[J];求实;2011年S1期

8 菅凌艺;;试论孙犁建国初期的小说创作特色[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9 席笑;;建国初期的笛曲创作[J];黄河之声;2011年07期

10 荣爱华;;难忘“三同”[J];老友;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金玲;;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执政思想初探[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杨洪;;略论建国初期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孙丹;;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根秋;;忆建国初期基层的火热斗争[A];我与新中国60年[C];2010年

5 胡斌;;建国初期接受并完成的第一件任务[A];我与新中国60年[C];2010年

6 张秀华;;对建国初期“一边倒”战略的新认识[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7 李玉非;;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张杰;;建国初期对私立学校的保护和改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董节英;;建国初期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陈少晖;;建国初期党的反失业措施与新就业方针[A];浙江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政法大学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崔永东;建国初期最高法院的司法工作[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辛华;建国初期的“三反”、“五反”运动[N];中国审计报;2001年

3 马天迪;建国初期的征询单业务[N];中国邮政报;2001年

4 刘克来;建国初期“通行证”[N];中国商报;2003年

5 胡子龙;建国初期祥云的禁毒歌谣[N];大理日报(汉);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诺;巴城六十年:旧貌换新颜[N];巴中日报;2009年

7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系教授 蔡江南;共和国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N];解放日报;2009年

8 秦好奎;建国初期的禁赌布告[N];中国档案报;2005年

9 张纲;建国初期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N];青岛日报;2007年

10 辛华;重庆不缺粮[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峻;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里鹏;建国初期山西老区经济制度变迁研究(1949-1956)[D];山西大学;2010年

4 廖胜平;北京游民改造研究(1949-1953)[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杨世宁;西南军政委员会与建国初期西南区的政权接管[D];四川大学;2005年

6 徐国普;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1950-1965)[D];苏州大学;2009年

7 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红霞;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转型研究(1949-1956)[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爱军;建国初期刑事诉讼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李跃新;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丽;建国初期内蒙古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峰;建国初期甘肃自然灾害及救助研究(1949-1957)[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玉芹;建国初期东北重工业发展状况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冬生;建国初期河北省救灾工作述评[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春宜;湖南平江县土地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毕小丽;建国初期的中医进修(1949~1955)[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张红军;论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历史经验[D];吉林大学;2004年

8 殷小兵;痛苦的转型:张爱玲在1949—1952年[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宁小梅;论建国初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红芳;建国初期董必武法制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38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338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1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