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政协会议前后《新华日报》宣传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8 19:12
【摘要】:重庆谈判以后,,直至国共内战爆发,国共双方围绕着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时间、政协决议内容以及如何实施政协决议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一份公开出版的报纸——《新华日报》,在这一时期见证并参与了其中的斗争。由于《新华日报》所处的特殊环境,使得它必须注重宣传策略的使用。因此,研究这一时期《新华日报》的宣传策略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策略很有价值。本文的研究主要依据《新华日报》在1946年政协会议前后的报道,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其他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 《新华日报》在这一时期的宣传策略上采取了多种方法。本文对《新华日报》在这一时期的宣传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首先,对于“1946年政协会议前后”和“宣传策略”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说明;然后,介绍1946年政协会议前后这一时期的国内国际形势,借以说明《新华日报》在这一时期的宣传背景;其次,系统总结这一时期《新华日报》的宣传策略,即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相结合、直接宣传与间接宣传相结合、注重重大事件的宣传策划和危机处理;再次,总结《新华日报》这一时期的宣传策略的影响。《新华日报》在1946年政协会议前后通过多种宣传策略进行宣传,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国民党的斗争,增进了国统区民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为中国共产党争取国统区的民心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指出这些宣传策略对于改善当前新闻媒体宣传策略和作风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After the negotiations in Chongqing, until the civil war broke out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began a fierce struggle around the time of the CPPCC session in 1946, the content of the CPPCC resolution and how to implement the CPPCC resolution. Xinhua Dail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only public-published newspaper in the Kuomintang-controlled area, witnessed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struggle during this period. Due to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of Xinhua Daily, it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propaganda strategies. Therefore, it is valuable to study the propaganda strategy of Xinhua Daily in this period.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the report of Xinhua Daily before and after the 1946 CPPCC meeting, as well as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other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at time. Xinhua Daily adopted a variety of methods in the propaganda strategy of this period. This paper studi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paganda strategy of Xinhua Daily in this period. Firstly, the concepts of "before and after the 1946 CPPCC meeting" and "propaganda strategy" are explained. Then, it introduc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of the period before and after the 1946 CPPCC meeting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propaganda background of Xinhua Daily in this period. Secondly, the propaganda strategy of Xinhua Daily in this period is summarized systematically, that is, the combina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ports, direct and indirect propaganda, and emphasis on the propaganda planning and crisis management of major events. Thirdly, it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propaganda strategy of the period of the "Xinhua Daily" period. The "Xinhua Daily" propagated through various propaganda strateg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1946 CPPCC session, which coordinated the struggl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gainst the Kuomintang. It promotes th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efforts to win the people's support in the area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tate. Finall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se propaganda strategies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current news media propaganda strategy and style.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66;G21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濮存昕:绿色低碳生活的倡导者[J];中国林业产业;2011年07期

2 童式一;;民主的力量——记重庆“一·二五”万人学生大游行[J];红岩春秋;2011年03期

3 王凤青;;建言与期待:黄炎培在1946年旧政协会议上的言行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杰出经济学家——何秉孟[J];海派经济学;2009年01期

5 稂晓燕;;做公益人,离普通百姓有多远?[J];读者(原创版);2007年07期

6 曾祁;;《桂林抗战文学史》首发式在桂林市举行[J];社科与经济信息;1994年09期

7 黄友义;;推动翻译立法,促进翻译行业的健康发展[J];中国翻译;2011年03期

8 初阳;;像父亲一样热爱祖国——中国免疫医学学科奠基人冯理达[J];留学生;2010年Z1期

9 王云飞;;解放战争时期民盟与中共合作方式的演变与启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08期

10 陈池瑜;;创造未来——张仃与中国现代造型艺术[J];艺术·生活;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锋;;周恩来领导《新华日报》二三事[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2 孙丹年;;从《新华日报》看宋庆龄与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关系[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3 周岩;;皖南事变的真相是怎样大白于天下的——追记70年前“重庆”《新华日报》的一次反新闻检查与封锁斗争[A];铁流20——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新四军军部重建70周年、缅怀皖南事变死难烈士[C];2012年

4 余碧定;;“争民主奋斗到底”——《民主的儿童节》解读[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吴金华;;民主同盟在1946年之中国政局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黄玉余;刘兴海;何平;;浅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船闸管理工作中的运用[A];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2006年论文汇编[C];2006年

7 方明;张怀西;黄大能;丁石孙;;推广“科教兴村”经验 提高全民素质——再谈山西省前元庄实验学校教改经验[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8 杨志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关工委和“五老”的积极作用——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7年

9 张育松;陈长南;;全面领会张天福茶学思想体系[A];福建省茶叶学会张天福茶学研究分会成立三周年论文集[C];2007年

10 赵可鉴;;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坚持卫生公益性质 关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探讨[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彦 沈巍;凤台县人大政协会议闭幕[N];淮南日报;2008年

2 记者 谢薇;市领导检查政协会议准备情况[N];福州日报;2009年

3 记者 陈秀雅;市政协会议举行预备会议[N];苏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付雪晖 刘薇薇;省政协会议举行经济 农业 科技 科协 教育 医卫 特邀界别联组会[N];云南日报;2009年

5 记者 王龙玉 严志亮;市领导参加市政协会议分组讨论[N];金华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左中甫;从“一种荣誉”到“一份责任”[N];南京日报;2009年

7 记者 陈健 李敏;“港澳直通车”再次开进政协会议[N];汕头日报;2009年

8 记者戴强、韩立强;赵勇看望参加省政协会议的唐山委员[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9 记者 栾辉 通讯员 李哲毓 张燕;省民建积极为全国政协会议准备发言提案[N];各界导报;2009年

10 记者 袁艳 阮蓓茜;省领导与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我省委员座谈[N];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永恒;媒体的力量[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盛林;“两会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王锦辉;中苏文化协会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王彦堂;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教育研究(1937-1949)[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荣花;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6 张玲;战争、国家与女性:抗战时期宋美龄的妇女动员[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谷保;1946年政协会议前后《新华日报》宣传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马要伟;《新华日报》视野下的后方工业[D];西南大学;2010年

3 马娟;《新华日报》对国统区舆论的建构和消解[D];安徽大学;2010年

4 毛婷婷;“使用与满足”:浅析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受众影响[D];重庆大学;2012年

5 肖达夫;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宣传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炎;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舆论宣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鑫;共产党在抗战大后方的翻译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姜宁;《新华日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吉林大学;2005年

9 郭保君;《新华日报》视野下的战时难民问题[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李全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战时文化宣传工作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40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340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f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