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政权形态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9-07-07 20:18
【摘要】:中央苏区政权是中共开始治国安邦首次实践下的战时创新型政权。它的四个基本特点是中国化的苏维埃政权体制、工农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和党的一元化领导。这些形态特点既具有较强的苏俄(联)模式特征的一面,又具有鲜明的中国化色彩;既具有鲜明的革命性与时代进步性,又具有因经验等因素所导致的时代局限性。但它在近代中国政权形态史,特别是中共政权形态史上特殊的地位不容低估。
[Abstract]:The regime in the Central Soviet region was an innovative regime in the war under the first practi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Its four basic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Chinese Soviet regime, the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of workers and peasants, the principle of democratic centralism and the unified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hes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not only have a strong Soviet-Russian (Union) mode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have a distinct Chinese color, not only have a distinct revolutionary and progressive nature of the times, but also hav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imes caused by experience and other factors. However, its special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regime form, especially in the history of CPC regime form,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江西省教育国际合作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亲历者调访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编号:13XDJ008)
【分类号】:K269.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前;;中央革命根据地苏维埃以党代政现象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钱守云;;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吴元康;陈独秀国家统一思想述论[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4 常松;;谈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报刊精神[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5 李小红;周丽玲;;革命根据地农业生产互助组织考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6 石国亮;再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梁继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苏共因素[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刘志强;;共产国际代表罗易与中共“五大”的“左”倾[J];北京党史;1992年06期

9 曹仲彬;;对中共中央文件最早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考析[J];北京党史;2008年05期

10 张晓明;;创先争优活动的历史探源与早期实践[J];北京党史;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明;;“客邮”、“客卿”与邮权——兼论中国近代政治的历史境遇[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林明;;试论杨善集的农民运动思想[A];旗帜飘扬——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人物研究论文选[C];2010年

3 张寿春;;八七会议是中共党史上第一个转折点——兼论瞿秋白对实现第一次历史性转变的卓越贡献[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4 鲁振祥;;瞿秋白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5 ;百世留芳[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6 张寿春;;强加给瞿秋白的“调和主义”帽子理应摘除[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7 曹泳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创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化[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8 朱玖琳;;论宋庆龄抗战思想之演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9 邵雍;;伊罗生、《中国论坛》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赵书刚;;孙中山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模式[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5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彦堂;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教育研究(1937-1949)[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学霞;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高运飞;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3 高喜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4 张春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研究(1927.7-1937.7)[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聂苗;国民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红卫;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工人失业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谭欢;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阶级阶层理论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娄丽娜;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海平;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学说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和基本经验初探[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10 王健;张闻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石评;总结历史经验 弘扬延安精神——读《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J];求是;2003年09期

2 王兆刚;;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形态及其经验探析——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主要考察对象[J];东方论坛;2010年05期

3 钟日兴;;土地革命初期红色政权形态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李秀原;;简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权形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511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11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0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