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新秧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四川理工学院法学院;
【分类号】:K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建勋;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运动和新秧歌剧作[J];人文杂志;1984年04期
2 张孝芳;;延安的“新文艺”与党的政治动员——以新秧歌运动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钱守云;;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芮必峰;李嘉树;;西方记者探访和宣传“红色中国”的原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胡晓;;暖春是怎样变成严冬的: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到反右派运动[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5 岳谦厚;刘威;;战时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模运动[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6 刘立振;;“包一头”:1960年代初党对工商业者统战政策的历史考察——以江苏省为例[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7 李雪彦;;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在基层农村的形成障碍及理性消除[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8 李振印;;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胡国胜;;建国60年来中共领导开展纪念活动的基本经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姚宏志;苏海舟;;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及其创新——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遭遇与在中国的勃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施雪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4 郑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李正华;;毛泽东与人民政协事业[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宋月红;;毛泽东与新中国国家结构形式问题的解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敏先;曹冬梅;;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抉择和设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韩洪洪;;论毛泽东对新中国宗教工作的贡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姚金果;;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对陈独秀的态度[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10 鲁振祥;;瞿秋白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理;从合作社性质的民营报纸到共产党的党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敏;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实践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庆丰;改革开放进程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说服力初探[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彪;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任晓迪;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炷响;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李爱红;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刘炳辉;大革命失败至中共六大期间周恩来为党所作贡献[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勇;中国共产党对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探索及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任婉丽;中国共产党对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探索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长秋;走向新中国的第一步——记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J];党史纵横;1996年03期
2 米世同;刘煜;;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3 王维远;陕甘宁边区民族政策简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4 孙业礼;;论抗战时期移民与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5 梁星亮;;几位国民党将领在陕甘宁边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6 赵文;试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土匪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袁武振,郝琦;国际友人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活动及其对中国抗战的贡献[J];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黄正林;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手工业[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谢秀丽;;抗日根据地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成就——黄正林著《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评介[J];历史教学;2006年09期
10 贾巨川;;习仲勋与陕甘宁边区的土改纠偏[J];党史文汇;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美娥;;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风气的变革[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杨扬;;中外记者参观团眼中的陕甘宁边区[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4 李春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能力探析——以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个案考察[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程朝云;;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奔赴陕甘宁边区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6 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7 梁星亮;;党在延安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8 ;《陕甘宁边区禁毒史料》首发式暨座谈会会议记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八集)[C];2009年
9 尚微;;陕甘宁边区推广新文字运动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樊为之;;陕甘宁边区建设及其对新十一旅的影响[A];曹又参与安边起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安边起义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下)[N];人民日报;2007年
2 马建国;毛泽东与陕甘宁边区的反迷信斗争[N];大众科技报;2001年
3 杨正发;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张振财[N];民主协商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向萌 整理;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和经济建设[N];经济日报;2011年
5 秦立海;“雷击事件”与大生产运动[N];协商新报;2005年
6 记者 谢安聪;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暨陕甘宁边区保育院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N];延安日报;2008年
7 中共庆阳市委书记 黄选平;庆阳老区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N];陇东报;2005年
8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上)[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玉平;我的青春我的抗战[N];宁夏日报;2010年
10 祝彦;习仲勋与陕甘宁边区土改(下)[N];学习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隆文;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县级政府管理研究(1937-1945)[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欧阳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严艳;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郑国瑞;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论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德廷;抗日根据地肃奸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艳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职干部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霍雅琴;陕甘宁边区政府体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王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淑丽;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报刊事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谢飞;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张志红;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法制建设[D];四川大学;2002年
4 梁海军;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人权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耿磊;传统的延续与改造: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劳动互助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李秀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刑法建设初探[D];四川大学;2004年
7 李兴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传播[D];四川大学;2002年
8 宋美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宗教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温金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卫生工作[D];河北大学;2006年
10 陈珂;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边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53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5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