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李鸿章外交策略述论

发布时间:2017-04-08 14:28

  本文关键词:晚清李鸿章外交策略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对李鸿章外交思想及策略的研究十分引人瞩目。从文献来看,对李鸿章外交思想和策略的把握,既存在着完全否定的意见,也有赞誉有加,甚至把李鸿章奉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外交家的观点。 历史研究应该为现实服务,但对李鸿章外交思想的评价应该公允,不能非此即彼。同时应该注意梳理其外交思想的形成轨迹。 一、晚清外交的国际、国内环境 大清帝国从乾隆后期开始,国势日趋衰落。而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正在日益崛起。 与西方发达国家上升的势头相反,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华民族包括统治阶级都蒙受了奇耻大辱,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化,综合国力日渐衰微。 李鸿章独揽当时中国军、政、外交大权达30年之久,参与并主持了几乎所有的清朝重大外事交涉,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李鸿章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外交思想及策略,归纳起来主要有“外须和戎”、“实力外交”以及“以夷制夷”等几个方面。 二、“外须和戎”的策略 “和戎”实际上就是维持和局。李鸿章的“和戎”观的形成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有关:第一,中国当时的国力状况及其与西方列强对比的过分悬殊。第二,致力于为中国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第三,当时远东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清政府“借师助剿”政策是促成李鸿章“外须和戎”策略的外部因素。第四,“和戎”外交策略是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从提出、制订到实施都贯彻和体现着儒家的思想。 “和戎”列强,实现和平,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通过变法以求自强自立,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问题在于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这一目 WP=53 标。由于李鸿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是全面的。用他那种“息事宁人”的乡村绅士风采来处理事关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得失的外交事务,自然不能奏效。甚至还会白白丧失中国许多不该失去的权利。 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策略及实践是近代中国衰败贫弱的必然产物,根本无法按照李鸿章的意愿实施。这是李鸿章个人的悲剧,也是近代中国的悲剧。 三、“实力外交”的策略 面对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形势,李鸿章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本能,大声疾呼“变法”、“自强”。 李鸿章的变法,就是学习西方。李鸿章主张的学习西方内容十分广泛,,凡有利于自强的“西学”都主张学,主要是: 首先,在军事上向西方学习,发展军事工业,巩固海防。 其次,在经济方面,模仿西方,创办了民用企业。 再次,在体制方面,为了使中国的专制政权开明化,李鸿章一方面向清廷阐明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面临的危局,痛陈变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希望清廷废除或至少变革科举制度,普及西学,开化世风,使一般知识阶层转而赞同近代化运动。 最后,李鸿章还把培养人才视为中国自强之本、当务之急,并积极创办新式学堂、推动派遣留学生,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进步。 李鸿章希望通过创办军用、民用企业以培植国力,达到富国强兵之目的,从而为外交提供坚实后盾,力保国权不失。其主观愿望是不错的,对中国的自强事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受传统观念、旧的体制、个人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李鸿章的实力外交策略所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中国的国力增长缓慢,在对外交涉中步步退让,大量主权沦丧。这正是李鸿章实力外交思想的悲剧所在。尽管如此,李鸿章实力外交思想开启了中国富国强兵之路,为后来中国的维新与革命提供了诸多 WP=54 借鉴。 四、“以夷制夷”的策略 “以夷制夷”是一种利用矛盾为我所用的外交策略。李鸿章认为,给中国带来灾难并构成极大威胁的西方列强并不是铁板一块,它们内部有利益冲突,存在着矛盾。中国这样的弱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矛盾,与列强周旋,从而达到力保和局,维护国权的目的。这就是贯穿于李鸿章整个外交生涯的所谓“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 “以夷制夷”是利用“夷”之间的相互冲突来以夷攻夷。这是在夹缝中维护自己的利益,以求得生存的一种外交策略。实际上,利用矛盾的外交策略在世界各国外交史中也是通用的,一般具有可行性。但这种策略的运用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即:使用者必须拥有较为强大的实力为后盾。中国当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积贫积弱。而李鸿章恰恰忽略了这一现实,一味地迷信“以夷制夷”,缺乏必要的战备,自然是经常被动挨打。 在历史上,李鸿章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一生乱世为官,参与处理朝政,应该说有得有失。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整个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鸿章的外交特点是:第一,外须和戎。他认为,与西方列强相比,中国国势贫弱,一旦发生争端,很难占据上风,更难以决胜疆场,通过“和戎”,以换取喘息、发展的时间。第二,实力外交。外交必须以强大的国力为后盾。为此,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在国内开展了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第三,以夷制夷。利用矛盾,与列强周旋,从而达到力保和局,维护国权的目的。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李鸿章的时候,不妨用公正、公平的眼光,把李鸿章放在当时的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评判。作为一个晚清的外交家,李鸿章虽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56
【目录】:
  • 前言5-7
  • 一、 晚清外交的国际、国内环境7-12
  • (一) 国际环境7-8
  • (二) 国内环境8-9
  • (三) 大变局中的李鸿章9-12
  • 二、 “外须和戎”策略12-28
  • (一) “外须和戎”策略的内涵12-19
  • (二) “外须和戎” 策略的成败19-26
  • (三) “外须和戎” 策略评析26-28
  • 三、 “实力外交”策略28-36
  • (一) “实力外交”策略的提出28-30
  • (二) “实力外交”策略的尝试30-35
  • (三) “实力外交”策略评价35-36
  • 四、 “以夷制夷”策略36-42
  • (一) “以夷制夷”策略的由来36-37
  • (二) “以夷制夷”策略的得失37-40
  • (三) “以夷制夷”策略评价40-42
  • 结 束 语42-44
  • 注 释44-51
  • 参考文献51-52
  • 论文摘要(中文)52-56
  • 论文摘要(英文)56-5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军;;晚清“和戎外交”战略选择的动因——一种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2 苗玉龙;;塔列朗与李鸿章外交成败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晨;略论奕鐳在中俄边界交涉中的思想及其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晚清李鸿章外交策略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93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3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