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与西移:“保卫武汉”视野下八路军的战略取向
发布时间:2021-03-18 20:51
攻占太原和南京后,日军发动徐州会战,意图打通津浦线后沿陇海线、平汉线进攻中国新的政治中心武汉。同时,山西日军为配合徐州战局,由晋北、晋东向晋西、晋南进攻,威胁西安和陕北边区。为保卫武汉,必先保卫徐州和大西北地区。在"保卫武汉"的视野下,八路军既要配合徐州和山西地区的国民党军作战,又要保卫西安和陕北边区,随时准备战略转移,其战略取向在东进与西移之间游移。徐州会战后,八路军主力进一步东进,初步完成了在华北的战略展开,这对华北地区的中日关系和国共关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章来源】: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0,(02)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从战略上配合东线战局”
(一)抑敌于晋:一二〇师的同蒲路破袭战
(二)抑敌于晋与东进援徐并举:一二九师的战略取向
二、“延安紧急”:东进与西移之间的战略张力
(一)分兵把关:毛泽东调兵遣将巩固河防
(二)金蝉脱壳:关于八路军战略转移的分歧与沟通
三、“东进冀鲁”:八路军战略展开的完成
(一)从抑敌于晋到东进援徐:日军东调背景下的八路军战略取向
(二)挥师东进:武汉会战视野下的八路军战略取向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初期中共军事发展方针变动的史实考析——兼谈所谓“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方针的真实性问题[J]. 杨奎松. 近代史研究. 2015(06)
[2]朱德与抗战初期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J]. 王雷平. 晋阳学刊. 2008(05)
[3]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军事斗争战略方向的选择[J]. 张敏卿.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6)
[4]朱德与华北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支点的部署及实施[J]. 庹平. 党的文献. 2002(03)
[5]试论抗战初期八路军挺进敌后的逐步实施过程[J]. 严志才. 东北师大学报. 1997(03)
[6]八路军出师抗日的战略计划[J]. 张宏志. 历史档案. 1997(01)
[7]八路军战略方针的确立[J]. 林治波. 中共党史研究. 1995(04)
[8]平型关大捷与八路军战略方针[J]. 薛生平. 中共党史研究. 1995(03)
本文编号:3088915
【文章来源】: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0,(02)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从战略上配合东线战局”
(一)抑敌于晋:一二〇师的同蒲路破袭战
(二)抑敌于晋与东进援徐并举:一二九师的战略取向
二、“延安紧急”:东进与西移之间的战略张力
(一)分兵把关:毛泽东调兵遣将巩固河防
(二)金蝉脱壳:关于八路军战略转移的分歧与沟通
三、“东进冀鲁”:八路军战略展开的完成
(一)从抑敌于晋到东进援徐:日军东调背景下的八路军战略取向
(二)挥师东进:武汉会战视野下的八路军战略取向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初期中共军事发展方针变动的史实考析——兼谈所谓“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方针的真实性问题[J]. 杨奎松. 近代史研究. 2015(06)
[2]朱德与抗战初期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J]. 王雷平. 晋阳学刊. 2008(05)
[3]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军事斗争战略方向的选择[J]. 张敏卿.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6)
[4]朱德与华北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支点的部署及实施[J]. 庹平. 党的文献. 2002(03)
[5]试论抗战初期八路军挺进敌后的逐步实施过程[J]. 严志才. 东北师大学报. 1997(03)
[6]八路军出师抗日的战略计划[J]. 张宏志. 历史档案. 1997(01)
[7]八路军战略方针的确立[J]. 林治波. 中共党史研究. 1995(04)
[8]平型关大捷与八路军战略方针[J]. 薛生平. 中共党史研究. 1995(03)
本文编号:3088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08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