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
发布时间:2017-04-20 09:01
本文关键词: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文物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人类 的生产、生活和环境状况,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等多重价值。它是民族文化 的象征,对于一个国家及其人民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保护文物, 就是维护前代物质历史文化遗存,保持民族文化特性,意义重大而深远。民国 时期,中国政府当局首次以国家的名义对文物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将保护文物 同振兴民族文化精神、陶铸国魂、开启民智、促进学术研究和增进社会文明紧 密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新时代,是中国真正现代意义的文物 保护事业的发绪。研究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对我们寻求现代文物保护 事业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将不无启示。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北洋政府时期的文物保护。受当时日益加深的民族 危机和族类优越意识的刺激,以及“国粹”思潮、西方近代公藏思想和崇古怀旧 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现代文物保护事业在民国创立以后逐渐兴起。南京 临时政府虽无文物保护的专章,但它开启的宪法精神却促使后届政府开始从 国家政策上对文物保护予以关注。北洋政府为有效保存文物,拟定了一些政 策令文,次第筹划了古物调查、保存古物暂行办法、禁止古物出口等措施,查办 了几起毁坏石窟、盗掘陵墓、外商串购盗运古物等文物盗毁与流失案件。文物 博物馆(院、所)的创建也是这一时期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论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物保护。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文 物保护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国家形式上统一事业的完成和文化建设问 题的提出,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逐渐发育成型。鉴于中国一直没有完备有效 的文物保护法规,文物保护工作无法可依,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国民政府经过 几年努力,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保管文物的法规,文物的立法工作取得了 突破性进展;民国前期创设的文物博物馆在这一阶段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同 时,政府开始组设全国性的文物保护机构,文物较集中的省份逐步设立起地方 性的文物保护机构;文物的调查登记、修缮整理与科学发掘等工作也已全面展 开;为保存民族固有文化,维护国家主权,国民政府还有效查办了一批外盗外 卖案件。这一时期开创的文物保护事业的框架结构,奠定了中国现代文物保 护事业的基础。 文章的第三部分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保护。国民政府在民族战争时期 的文物保护事业主要包括以下两项内容:为使文物兔遭战火损毁和日军掠夺, 国民政府积极进行了文物的抢运、抢购等工作,将大批珍宝精品从炮火纷飞中 抢救了出来,安全转移到了后方;在后方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文物工作者克服 重重困难改善文物保管条件,潜心文物的整理与研究,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进行野外调查与发掘,为配合抗战,还举办精品文物展览,,宣扬民族文化精神, 以期激励民志,抵抗侵略。 第四部分讲述了抗战胜利后的文物保护状况。日军投降后,国家开展建 设事业的时代始复到来,文物保护工作进人战后恢复期,文物的损失调查及索 赔工作逐步展开,西迁文物的复员以及战区文物及其机构的接收等工作进展 顺利。但接镭而至的内战和变幻不定的局势大大影响了文物保护事业的全面 进展,文物迁台更使文物事业倍受打击,再遭流离分散之苦。 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总结了民国政府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创性、阶段 性、区域性、类别性、对内对外的双重性等特点,阐释了其历史价值和意义,指 明了民国政府文物保护工作的缺陷与教训。
【关键词】:中华民国 政府 文物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0
【分类号】:K262.9;K87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导论9-12
-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文物保护12-27
- (一) 政策条规13-17
- 1. 古物调查13-14
- 2. 《保存古物暂行办法》14-15
- 3. 禁止古物出口15-17
- (二) 查办文物的盗毁与流失17-22
- 1. 石窟毁坏案17-19
- 2. 陵墓盗掘案19
- 3. 外商串购、盗运古物案19-22
- (三) 创建文物博物馆(院、所)22-27
- 1. 教育部创建历史博物馆22-24
- 2. 内务部设立古物陈列所24-25
- 3. 故宫博物院的设立25-27
- (四) 小结27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物保护27-55
- (一) 文物保护法规的制定28-35
- 1. 《古物保存法》及《古物保存法施行细则》28-30
- 2. 《采掘古物规则》、《古物出国护照规则》及《外国学术团体或私人参加采掘古物规则》30-32
- 3. 《暂定古物范围及种类大纲》32-33
- 4. 《古物奖励规则》33-34
- 5. 《非常时期保管古物办法》34-35
- (二) 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主要工作35-42
- 1. 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35-38
- 2. 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38-39
- 3. 博物馆(院、所)39-42
- (三) 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42-54
- 1. 文物的调查登记43-47
- 2. 文物古迹的修缮、整理与维护47-50
- 3. 查办文物盗掘与盗卖案50-51
- 4. 文物的科学发掘51-54
- (四) 小结54-55
- 三、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保护55-64
- (一) 文物抢救55-59
- 1. 抢运56-58
- 2. 抢购58-59
- (二) 战时文物工作的进展59-64
- 1. 改善文物保管条件60-61
- 2. 文物的整理与研究61-62
- 3. 野外调查与发掘62-63
- 4. 参加、举办展览63-64
- (三) 小结64
- 四、 抗战后的文物保护64-69
- (一) 文物工作的短暂恢复65-68
- 1. 文物的损失调查与追索65-67
- 2. 文物的复员与接收67-68
- (二) 文物迁台68-69
- 五、 结论69-81
- (一) 民国政府文物保护的特点70-75
- 1. 开创性70-71
- 2. 阶段性71-73
- 3. 区域性73-74
- 4. 类别性74
- 5. 对内对外的双重性74-75
- (二) 民国政府文物保护的历史价值与意义75-78
- (三) 民国政府文物保护的缺陷与教训78-81
- 参考书目81-85
- 后记8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玲;;关乎主权:民国时期的中西文物权属之争[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3期
2 江琳;;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的文物保护[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张松;;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史回眸[J];中国名城;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环;潮湿环境土遗址的加固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王新春;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亚楠;民国早期文化政策研究(1912-1927)[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1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