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平民住房救助与社区治理(1927—1937

发布时间:2021-05-26 19:39
  近代以来,上海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外来移民,而绝大多数移民收入低薄,生活艰辛,"鸟巢"或"草棚"便成为其栖身立命之地,不仅造成茅舍毗邻、住房拥挤,而且也被视为"火灾"、"瘟疫"、"盗匪"的发源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问题严重地困扰着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为此,上海市政府先后兴建了三处平民住所及四处平民村,约计一千八百余套住房及学校、操场等相配套的公共设施,开展了平民住房救助实践。然而在平民住房兴建中,上海市政府采取了向银行、企业借贷的方式,进而增加了平民住房的建造成本,致使平民住房失去了"廉租性"。上海市政府在平民住房救助实践中,将平民居住问题的解决与平民社区治理相结合,不仅予以受助者居住层面的关照,而且对受助者进行生计、社交、职业技能、思想道德、卫生健康、生活习性等层面的教导与驯化,以期使受助者成为能够适应上海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公民。然而,财政的窘困决定了上海市政府无法兴建能够满足广大底层民众居住需求的住房,致使政府开展的住房救助实践,示范效应远大于实际意义,因此政府也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培育"新民",达到健全新社会、新国家之目的。 

【文章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5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鸟巢”与草棚:上海平民居住状况
二、上海平民住房的兴建
三、探索与创新:上海平民社区的治理
    (一)平民社区治理的实践与探索:以平民住所为对象的考察
    (二)平民社区治理的发展与创新:以平民村为对象的检视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前南京政府平民住宅建设浅析[J]. 李常宝.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4)
[2]民国都市住房救济与地方社会——以1928—1937年汕头市平民新村的建设与管理为中心[J]. 陈海忠.  社会科学辑刊. 2012(01)
[3]工业化时代的住房保障——基于民国时期劳工住宅问题的分析[J]. 宣朝庆,赵芳婷.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平民住所问题初探[J]. 孙雪丽.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5]民国时期的平民住宅及其制度创建——以北平为中心的研究[J]. 唐博.  近代史研究. 2010(04)
[6]茶馆、戏园与通俗教育——晚清民国时期成都的娱乐与休闲政治[J]. 王笛.  近代史研究. 2009(03)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平民住房融资模式初探[J]. 严国海.  财经研究. 2008(06)

博士论文
[1]近代上海社会保障研究(1927-1937)[D]. 汪华.上海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06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206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c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