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战后中国政治

发布时间:2021-10-17 03:50
  《观察》周刊是创刊于20世纪中期的一份自由知识分子同人的刊物。在其发行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一度成为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主要舆论阵地以及众多政治思潮的策源地,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自由主义作为影响近代中国的重要思潮之一,自晚清以降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几代知识分子。民国成立后,自由主义更为中国知识精英所广泛信仰。自由主义所遵循的自由、民主观念,成为几代知识分子矢志不渝的目标。每当中国有重大政治事件,自由主义者都要聚集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试图用议政的方式介入政局,改变中国的政治现状。这使得自由主义同人刊物在民国历史上不间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成为民国时期政治思潮的主流。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中国内部也出现了国共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自由知识分子虽然有着重塑社会重心的信心,但缺乏实际政治势力的他们注定无法独立将中国引向他们所期望的路途。因此,他们对于战后国共政治、中美政治、中苏政治以及自由主义政治重大问题就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关注。对此予以研究,不仅有助于洞悉自由知识分子对战后中国政治的独特识见,而且有助于对战后中国政局的复杂性以及战后自由主义运动有较为明晰的认知。 

【文章来源】:赣南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动机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战后政治变动与《观察》的创刊
    一 战后政治的新变动
    二 《观察》的创刊
    三 《观察》撰稿人分析
第二章 中心与边缘的转换:《观察》与战后国共政治
    一 中心的衰落——对国民党政权的期待与失望
    二 边缘的上升—对共产党崛起的认同与忧虑
第三章 “崇拜”而不甘“附庸”—《观察》与战后中美政治
    一 “崇拜美国!”—对美国的好感与期望
    二 “敦睦邦交,不可牺牲一国之主权”—反对美国过分干涉中国内政
    三 对美国态度的二重性剖析
第四章“反感”而不忘“师法”:《观察》与战后中苏政治
    一 对苏联的恶感——极权政治与干涉中国内政
    二 师法苏俄计划经济
    三 对苏联态度的矛盾分析
第五章 何去何从:《观察》与战后自由主义政治
    一 自信:“中国民主政治的实现,必然有待自由主义者的努力”
    二 担忧: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441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441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a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