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大包干”:从地方政策到改革典型

发布时间:2021-11-18 07:22
  从被否定到受肯定,从地方政策到改革典型,凤阳县的"大包干"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逐步"合法化"的发展过程。其间,中共安徽省委、滁县地委和凤阳县委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凤阳"大包干"之所以能够蓬勃兴起,是因为这是一场组织化的改革。此外,1979年2月至1980年6月,在凤阳的舆论宣传和实践运作中,"大包干"指的始终是包干到组而非包产到户。 

【文章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严令禁止:基于现实的考量
二、先试一年:地方政策的出台
三、持续推行:改革典型的确立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的第一份政治宣言——再读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J]. 张成洁.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2]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谈话的几点研究[J]. 张学兵.  中共党史研究. 2018(10)
[3]农村改革是“边缘革命”还是“核心突破”?——对科斯、王宁的补正兼谈改革之缘起[J]. 李嘉树,董国强.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8(03)



本文编号:3502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502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d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