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平定阿古柏之役方略
发布时间:2024-01-06 11:34
同治初年,捻军起义、太平军运动等致江淮糜烂,秦陇俱震。受其影响,同治三年(1864),新疆变乱。翌年,阿古柏趁机入侵,九年,陷乌鲁木齐,并天山南北。关外亭堠断绝,伊犁没于沙俄。发捻即灭,关陇继平。光绪元年(1875),清廷始一意规复新疆,历血战而光复。此役是清代抵御外侮的重大胜利,成功的筹兵、筹饷、筹粮、筹运方略确保了战争的胜利。筹兵方面:一是整军经武。首先汰弱留强。黜革庸懦畏葸将领,改善武器装备,提升部队战斗力。其次整肃军纪,严惩剿抚失当、冒领军饷、掩杀无辜、生活腐化的将领。最后是强化训练,处罚营务松弛、军事素质低下的军官。经整顿,筹集了一支精锐的西征军,主力计98营6万余人。二是剿抚兼施、先北后南。分化瓦解敌人,先收复敌军防守薄弱的北路,再南下。既除清军后顾之忧,又断俄阿勾结之患。三是缓进急战。清军顿兵坚城,孤悬塞外,战前精心谋划,充分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战时厚集兵力,速战速决,不打持久战。在沙山子赵兴体、乌鲁木齐徐学功等民团及塔城、阿尔泰山等地残存清军协助下,光绪二年(1876)四月至三年(1877),西征清军通过北疆攻势、天山攻势、南疆攻势,歼灭了阿古柏势力。七年,以武力为后...
【文章页数】:19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学术创新
第一章 筹兵方略
序言
第一节 作战策略
一 剿抚兼施的斗争政策
二 先北后南的进军路线
三 缓进急战的作战原则
第二节 整军经武
一 精兵强军
二 兵力部署
三 蒙古保卫战
第三节 光复新疆
一 北疆攻势
二 天山攻势
三 南疆攻势
四 伊犁回归
小结
第二章 筹饷方略
序言
第一节 饷需款目
一 粮料费用
二 运输费用
三 后勤费用
四 恤养屯赈
第二节 筹饷机制
一 设立机构
二 奖惩措施
第三节 饷需来源
一 户部拨款
二 省关协饷
三 税收捐输
四 借贷洋款
小结
第三章 筹粮方略
序言
第一节 筹粮概况
一 粮料需求
二 筹粮之难
三 筹粮之弊
第二节 筹粮机制
一 设总粮台
二 设置分台
三 应急策略
第三节 粮料来源
一 疆内采办
二 屯田收获
三 河西及口北粮源
四 宁夏及俄国粮源
小结
第四章 筹运方略
序言
第一节 运输路线
一 清代驿传制度
二 口北蒙古运输线
三 河西走廊运输线
第二节 筹运之难
一 运输网有漏洞
二 粮道屡遭劫掠
三 运输能力低下
四 帮台拒不应差
第三节 筹运措施
一 运力需求
二 提升运力
三 设置机构
四 严格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清代平定阿古柏之役方略的评价——兵饷粮运方略高 春风玉门景色好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77298
【文章页数】:19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学术创新
第一章 筹兵方略
序言
第一节 作战策略
一 剿抚兼施的斗争政策
二 先北后南的进军路线
三 缓进急战的作战原则
第二节 整军经武
一 精兵强军
二 兵力部署
三 蒙古保卫战
第三节 光复新疆
一 北疆攻势
二 天山攻势
三 南疆攻势
四 伊犁回归
小结
第二章 筹饷方略
序言
第一节 饷需款目
一 粮料费用
二 运输费用
三 后勤费用
四 恤养屯赈
第二节 筹饷机制
一 设立机构
二 奖惩措施
第三节 饷需来源
一 户部拨款
二 省关协饷
三 税收捐输
四 借贷洋款
小结
第三章 筹粮方略
序言
第一节 筹粮概况
一 粮料需求
二 筹粮之难
三 筹粮之弊
第二节 筹粮机制
一 设总粮台
二 设置分台
三 应急策略
第三节 粮料来源
一 疆内采办
二 屯田收获
三 河西及口北粮源
四 宁夏及俄国粮源
小结
第四章 筹运方略
序言
第一节 运输路线
一 清代驿传制度
二 口北蒙古运输线
三 河西走廊运输线
第二节 筹运之难
一 运输网有漏洞
二 粮道屡遭劫掠
三 运输能力低下
四 帮台拒不应差
第三节 筹运措施
一 运力需求
二 提升运力
三 设置机构
四 严格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清代平定阿古柏之役方略的评价——兵饷粮运方略高 春风玉门景色好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77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87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