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放与思想解放:五四运动主题意义的评价分析

发布时间:2024-02-18 03:54
  关于五四运动的主题认识问题,目前存在割裂、对立的观点,尤其是持"救亡压倒启蒙"来解释中国社会后续发展,不利于正确评价五四运动。目前学界以"救亡就是启蒙"进行反驳,但限于原有的理论范式的束缚而显得苍白无力。实际上,从唯物史观的历史解放与思想解放的关系理论来看,"救亡"高于"启蒙"并且后者从属于前者,这是物质实践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体现,马克思讲过"意识没有历史",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即它的发展决定于实践的发展。"救亡"是改变社会关系的革命行动,属于物质实践范畴,而"启蒙"不过是"思想解放",其从属于"救亡"的"历史解放"。五四运动的"启蒙不足",不是启蒙本身的事,而是"历史解放"不足的事,即"历史解放"的不平衡性。中国近现代,从资产阶级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迅速实现了多个层次的上层建筑更替,但是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却没有跟上,这是事实。"启蒙不足"这一"思想解放"的缺项,根本上是"历史解放"的不平衡和由之引起的。"经济基础"的发展和"上层建筑"的革命,都是"历史解放"的内容,中国的发展曲折就是"历史解放"的不平衡,不是"思想解放"的"启蒙"不足。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学界对立理解五四运动主题问题的相关论点
    (一) 并列地对立理解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关系, 把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理解为外部性的, 从而蕴含了对五四运动主题的分割
    (二) 同构地将新文化运动归入五四运动来理解, 提出“救亡”与“启蒙”的双重主题和发展线索, 但因双重主题差异而存在张力并呈现为“救亡压倒启蒙”
    (三) 对五四运动主题和影响的把握, 学界存在一种延续当时以《新青年》为代表的“西化派”与以《学衡》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对立逻辑来进行新的评价, 形成当代对立观点
二、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是有内在联系的同一事件
    (一)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的运动空间具有同一性
    (二)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运动时间具有重合性
    (三)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参与主体具有同一性
    (四)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问题关怀和价值立场具有同一性
三、从“历史解放”与“思想解放”的关系正确理解五四运动的主题问题



本文编号:3901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901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3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