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败因:基于政治观念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07-05 21:13
本文关键词:“清末新政”败因:基于政治观念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清末新政” 政治观念 清政府 立宪派 革命派
【摘要】:“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所以有关其失败的原因自然早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近十多年来,研究者在历史观、价值取向、研究方法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克服了简单化、概念化的说教,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本文认为,“清末新政”的失败绝非一些人为、偶然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几种政治观念冲突的集中反映,是由于几股政治力量的合力导致最终失败的。本文在肯定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着重从政治观念视角来剖析历时十年之久的“清末新政”史实。 本论文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首先介绍“清末新政”前后政治观念的发展大趋势,从洋务运动时期的“仿效西艺”,到戊戌变法时期的“君权变法”,再到“清末新政”时期的“君主立宪”,因为政治观念的发展具有连贯性以及继承性,清政府的变革措施也是由体制变革逐渐向政体变革转变的,清朝统治者新政时期的政治观念也是一步步深化而来的;第二章,本文先全面介绍“清末新政”产生时的历史大背景及其具体的历史概况,共分为四个部分:开端-“谕约变法”的颁布,转折-“预备立宪”的出台,高潮-“宪法大纲”的拟定以及末端-“重大信条”的起草,从清政府的具体措施剖析统治阶级的政治观念,并根据不同阶层的利益,不同的政治诉求,将政治力量届分为四个派别,分别在后续的四个章节中专门论述各自的政治观念,及其与新政失败的联系;第三章,分析以慈禧为代表的满清贵族政治力量的政治观念;第四章,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僚阶层的政治观念;第五章,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政治观念;第六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政治观念;最后,第七章,本文通过比较四大政治派别政治观念的严重分歧,解析由此带来的尖锐的政治诉求的对立,正是因为清政府无法调和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各种政治诉求矛盾,导致各个政治派别的政治挫折感叠加,政治力量分离,使清政府彻底丧失权威合法性,最终由各个政治力量的合力促使清末新政不可避免的以失败告终。
【关键词】:“清末新政” 政治观念 清政府 立宪派 革命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5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导论10-16
- 一、研究目标10-11
- 二、研究意义11
- 三、研究方法11-12
- 四、研究现状12-16
- 第一章 "清末新政"前后政治观念的发展大势16-20
- 一、洋务运动时期的"仿效西艺"16-17
- 二、戊戌变法时期的"君权变法"17-18
- 三、清末新政时期的"君主立宪"18-20
- 第二章 "清末新政"的述事与政治力量的界分20-25
- 一、开端-"谕约变法"的颁布20
- 二、转折-"预备立宪"的出台20-21
- 三、高潮-"宪法大纲"的拟定21-22
- 四、末端-"重大信条"的起草22-23
- 五、体制内外的界分与政治力量的分化23-25
- 第三章 体制内以慈禧为代表的满清贵族政治观念25-30
- 一、慈禧政治态度—罪己、变法护权25-27
- 二、态度动摇与权威维持27-28
- 三、权力贪恋与新政实施的实效28-30
- 第四章 体制内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官僚阶层政治观念30-35
- 一、张之洞政治态度—守纲常、拒民权30-32
- 二、儒学信仰与皇族集权32-33
- 三、集权与新政社会政治基础的丧失33-35
- 第五章 体制外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政治观念35-41
- 一、梁启超政治态度—兴民权35-38
- 二、改良主义与政治分权38-39
- 三、政治诉求与新政政策的矛盾39-41
- 第六章 体制外以孙中山为代表革命派的政治观念41-45
- 一、孙中山政治态度—重民生41-43
- 二、政权改革与经济发展43-44
- 三、社会政治认同与新政发展的压力44-45
- 第七章 政治观念分歧与"清末新政"的失败45-61
- 一、政治观念分歧与政治诉求的对立45-49
- 1、朝廷体制内的政治观念45
- 2、朝廷体制外的政治观念45-47
- 3、清政府的政治偏好分析47-48
- 4、立宪派的政治偏好分析48-49
- 5、革命派的政治偏好分析 #4D49
- 二、政治挫败感叠加与政治力量的分离49-56
- 1、清政府与立宪派的"合"与"分"49-53
- 2、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分"与"合"53-56
- 三、政治派别的合力与"清末新政"的失败56-61
- 参考文献61-64
- 著作类61-62
- 论文类62-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宜霞;论梁启超的宪政思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方平;论清末梁启超的国家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许小青;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吴春梅;张之洞与清末立宪[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5 谢俊美;清末新政失败论议[J];历史教学;1995年11期
6 侯宜杰;预备立宪是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的开端[J];历史档案;1991年04期
7 罗华庆;;略论清末资政院议员[J];历史研究;1992年06期
8 孔祥吉;;张之洞与清末立宪别论[J];历史研究;1993年01期
9 李细珠;张之洞与《江楚会奏变法三折》[J];历史研究;2002年02期
10 张淑红;清末预备立宪缘起与失败论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523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52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