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湖北留日学生与地方文教事业
本文关键词:清末湖北留日学生与地方文教事业
【摘要】:湖北是清末留日大省,但学界对该时期湖北留日学生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现有研究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着手,鲜有把文明作为主题关注过。本文以清末湖北留日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湖北近代教育和报刊事业发展中的活动和影响,以期丰富对清末湖北留日群体的认识。文章第一章介绍清末湖北留日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综合考察留学政策及湖北地方社会文化传统及风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湖北留日运动时间长、规模大、覆盖面广、专业门类多、总体水平高等特点。最后指出,留日学生“开民智”的理想及其独特的媒介作用和辐射能力。第二章主要探讨留日学生与湖北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在日本期间,湖北留日学生密切关注家乡的学务规范发展问题,汲汲发起留东三师范讲习会和留日湖北教育会。归国后,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之中,担任中小学堂教职员,发起创办新学堂,监督地方教育行政等。在艰难的时局之中,留日学生大规模地从事基层教育,对教育的改良和新式教育的推广意义重大。第三章考察湖北留日学生与地方报刊传媒事业的发展。首先是介绍近代湖北报刊传媒事业发展的总体概况,以此为背景概述留日生在归国前后的办刊活动,从而揭示出他们的活动促进了湖北民办报刊事业的勃兴。结语部分总结湖北留日学生开风气、做实事的活动。自始至终,湖北留日学生都特别注重国内外的联动,他们完成了从湖北到日本,从日本到湖北的空间位移,并由此完成了开风气的跨时空交融和互动,并最终在湖北继续得到实践和发展。
【关键词】:湖北留日学生 教育 报刊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529;K25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4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现状10-12
-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12-14
- 第一章 清末湖北留日运动概况14-27
- 一、清末湖北留日运动的兴起及发展14-20
- (一) 清末留学政策14-16
- (二) 湖北社会风气及留日政策16-18
- (三) 留日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8-20
- 二、清末湖北留日学生群体及其特点20-25
- 三、小结25-27
- 第二章 湖北留日学生与地方教育事业27-47
- 一、湖北留日学生投身教育事业的原因27-29
- 二、湖北留日学生创设和参与的教育组织29-35
- (一) 留东三师范讲学会29-30
- (二) 留日湖北教育会30-32
- (三) 湖北教育会32-35
- 三、湖北留日学生参与地方教育活动35-44
- (一) 担任中小学堂教职员35-37
- (二) 创办学堂37-40
- (三) 参与地方教育体系建设40-44
- 四、小结44-47
- 第三章 湖北留日学生与报刊传媒事业47-58
- 一、湖北近代报刊传媒事业发展概况47-48
- 二、湖北留日学生的报刊实践48-56
- (一) 在日本期间的报刊实践活动48-51
- (二) 归国后的一些办刊活动51-56
- 三、小结56-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3
- 附录63-99
- 致谢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源;;清末陕西留日学生考略[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周立英;;1904年云南留日学生浅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潘云成;;论晚清留日学生对我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影响[J];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谢忠强;;1905年中国留日学生风潮述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徐志民;;大正中后期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述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徐志民;;1918~1926年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初探[J];史学月刊;2010年03期
7 鞠玉华;岳程楠;;留日学生与清末四川教育变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陆军;;清末安徽留日学生述论[J];昆明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李芳;;严修《东游日记》中的黔籍留日学生[J];贵州文史丛刊;2013年03期
10 丁焕章;;试论留日学生运动[J];历史教学;198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民;;大正中后期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探析(1918~1926)[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2 徐志民;;日本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1937~1945)[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2年卷)[C];2013年
3 何扬鸣;;浙江早期留日学生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横田素子;;蒙古留日学生会及其《祖国》杂志[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5 徐志民;;抗战时期日本对伪蒙疆政权留日学生政策[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6 木基元;;清末留日学生创办的《云南》杂志及其革命影响[A];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C];2009年
7 李喜所;;辛亥革命前的留日学生运动[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8 杜鹃;;云南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A];云南省社科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文集[C];2011年
9 徐志民;;近代日本政府对中国留日学生政策述评(1896~1931)[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10 郑匡民;;清末留日学生民族意识的觉醒——以明治日本的影响为例[A];近代思想史研究(第10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本杏林大学副教授 刘迪;第三代留日学生该学什么[N];东方早报;2009年
2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 王晓秋;清末为何出现留日热潮[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颜军;留日学生同乡会与清末变革[N];光明日报;2009年
4 演讲人 王晓秋;辛亥革命与留日学生[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陈敏;回眸近代留日潮[N];团结报;2011年
6 陈静波;一本应该记住的杂志——《云南》[N];中国档案报;2005年
7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杨彩丹;山西大学堂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N];光明日报;2011年
8 秦时月 (嘉兴);从140名中国留日学生被开除说起[N];嘉兴日报;2011年
9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日同学会会长 黄荣辉;做民间友好使者[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小锐;孙中山在东京的一则演说会公告[N];中国档案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顺长;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李跃乾;日据时期台湾留日学生与战后台湾政治[D];厦门大学;2007年
3 刘学兵;王希天生平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潘喜颜;清末历史译著研究(1901-1911)[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清末民初江苏留日学生与江苏近代化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2 张瑞;清末湖北留日学生与地方文教事业[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任欣欣;1918年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孙燕;留日学生与清末立宪运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志民;清末山东留日学生与近代山东的政治变革[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纯清;1918年留日学生归国运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朱艳;留日学生与四川近代美术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玖玖;民国时期山东留日学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姚媛;民国时期浙籍留日学生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10 潘俊杰;早期留日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政治运动的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73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67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