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江败因新探

发布时间:2017-09-16 08:00

  本文关键词:马江败因新探


  更多相关文章: 中法战争 马江之战 败因 福建水师 张佩伦 李鸿章


【摘要】:19世纪80年代,经历了普法之战奇耻大辱的法国,想要在对外政策上展现强硬态度,重拾大国信心。而正经历着洋务运动变革,在军事近代化道路上已经迈开步伐的中国,也尝试着在对外事务上采取强硬态度。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法国侵略越南,觊觎中国,并将战火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1884年8月23日,法国以先期驶入福州马江以内的优势兵舰向中国船舰猛烈攻击,中国水师仓卒应战,顷刻间,战舰十一艘或沉或伤,官兵殉难者近八百入。马江之战作为中国创建近代海军后的第一次实战,虽然失败了,但意义很重大。它对于今后中国的军队建设特别是海军建设有深远的影响。 关于中法战争的研究,前人成果累累。在中法战争的具体战役研究方面,马江之战研究是学术界涉足比较多、也是研究比较深入的。 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是中国的耻辱,清军惨败的原因,学界有清政府和战不定、李鸿章避战求和、张佩纶不知兵、法军偷袭、中方武器落后诸说,莫衷一是。质言之,上述各说均位居其次,福建水师无战斗力乃其主因。这支依靠封建传统方式组建的队伍,将帅稚嫩,未经战场历练。兵勇则临时招募于阵前,缺乏教育,素质低下,沾染恶习,未战先溃,甚而趁火打劫。较之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侵略者,战斗结局实于意料之中。 本文着重分析福建水师的情况,包括士兵的来源、战时的表现等,旨在说明水师乏力是马江战败首因。福建水师的士兵来源一部分是原八旗、绿营的陆勇转换而来,另一部分是战前临时招募的。这些士兵平时不操练,而且沾染恶习,毫无纪律。战争时一触即溃,还趁火打劫。战争的胜负决定于士兵的战斗力,缺乏素质的队伍是注定要吃败战的。对比其它战败原因,如清政府和战不定说,其实,晚清政府作为当时中国的当权者,虽然对内有其反动性,但对于国家利益,面对法国侵略者还是尽了最大努力的,和战不定只是根据局势而作出策略调整,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事实上清政府的一系列作为,如在外交上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军事上有所部署等等,对于抵抗法国入侵、减小国家损失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另有观点认为马江战败罪在李鸿章避战求和,这也是有失公允的。近代史上,中国对外签订的一系列赔款条约,都是由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去签订的,很多人因此把外交上的失败归因于李鸿章,认为李是卖国贼。其实,弱国无外交,国力决定了条约的受益方,近代中国的落后就注定要挨打,李签订的一切外交协议都是经过清政府授权的,李自己个人是无力决定外交条约的内容的。有的认为马江败在张佩纶不知兵,这也片面夸大了张作为一个钦差大臣的作用,可以说,张佩伦到福建是清政府派他去督战的,而并不是由他带兵去打仗,虽然他的战略、战术思想可能会对当时驻守马江的将领有所影响,但真正上战场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是那些福建水师的将士。同时,我们也要承认,相较同时代的封建官僚,张并非庸庸碌碌之辈,国难当头他主动请缨去马江前线,可见是想有所作为的,至少勇气可嘉。再如把战争失败原因归于法军偷袭的,未免有些牵强,因为在战斗打响前法国舰队就已经囤积在马江一月之久,双方一直对峙着,中方也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军事准备。只能说因为当时国力弱,中方不敢先发制人,战争的第一枪只能由法方来扣动扳机。但是,法方取得军事主动权的同时,在外交上就处于被动,在国际舆论上,法国作为侵略者,外交上是受谴责的。而法方在外交上的弱势就是中方的强势。还有观点把战败原因归结于中方武器落后就更显得过于夸大武器的作用而忽略了人在战争中的力量。何况,从客观方面讲,中法两方的武器对比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悬殊。 马江之战虽然以中方失败而告终,但清政府尚能痛定思痛,进行军队改革。所以说,总结战争失败原因远比战争本身重要。马江战败不是偶然的,原因更不是单一的,分析马江战败的原因要从多方面考虑,即战败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要把握住主要原因。
【关键词】:中法战争 马江之战 败因 福建水师 张佩伦 李鸿章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56.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言10-15
  • 一、中法马江之役概说11-12
  • 二、前人的研究概况12-13
  • 三、本文的写作预旨13-15
  • 第一章 前人探因有隙罅15-28
  • 第一节 清政府和战不定说不能成立15-17
  • 一、原则问题没有妥协15-16
  • 二、外交上据理力争16
  • 三、舆论上争取国际支持16
  • 四、军事上有部署16-17
  • 第二节 李鸿章避战求和说相去甚远17-19
  • 一、避战乃保存实力之举18
  • 二、淡判为解决冲突18-19
  • 第三节 张佩纶不知兵法说问题多多19-21
  • 一、了解国际形势,洞察法国野心19-20
  • 二、深入前线了解战况20
  • 三、整顿原“一无布置”的闽防20
  • 四、主张“先发制人”切实可行20-21
  • 第四节 法军突然袭击说难圆其说21-23
  • 一、两军对峙长达月余21-22
  • 二、法方确下战书22
  • 三、战前收到最后通牒22
  • 四、福建水师早有备战22-23
  • 第五节 中国武器落后说亦多偏差23-28
  • 一、双方舰船相当25-26
  • 二、近距离交战,枪炮射程不构成威胁26
  • 三、法方武器补给困难26-28
  • 第二章 成说不确有因缘28-36
  • 第一节 清政府和战不定如何影响大局28-29
  • 一、影响大局而非全局28
  • 二、战和不定并非自始至终28-29
  • 第二节 李鸿章避战求和怎样束缚马江29-30
  • 一、李氏并非马江指挥官29-30
  • 二、李氏拒绝援闽并非战败首因30
  • 第三节 张佩纶不知兵法能否确定战局30-32
  • 一、会办大员,身受掣肘30-31
  • 二、其他大吏何脱干系31
  • 三、前线将帅与战局的关系31-32
  • 第四节 法军突然袭击是否一锤定音32-34
  • 一、并非7分钟亦非突袭32-33
  • 二、水师遭突袭后陆上尚存有生力量33
  • 三、漫长的马江水道及岸上炮台犹如制敌长龙33
  • 四、马江两岸爱国军民有足够的克敌利器33-34
  • 第五节 中国武器落后可否决定成败34-36
  • 一、法军远道而来,中方以逸待劳34
  • 二、中方据马江天险,有地理优势34-35
  • 三、中法战争其他战役获胜驳斥“唯武器论”35-36
  • 第三章 水师乏力乃主因36-48
  • 第一节 从兵源看福建水师的战斗力36-40
  • 一、临时招募,仓促成军36-37
  • 二、裙带关系,沾染恶习37-39
  • 三、缺乏教育,素质低下39-40
  • 第二节 从士兵行为考察其作战能力40-42
  • 一、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40-41
  • 二、贪生怕死,临阵溃逃41-42
  • 三、蔑视民瘼,趁火打劫42
  • 第三节 从将领被动应战看其失去战机42-44
  • 一、白面书生,缺乏战场历练43
  • 二、纵敌入口,引狼入室43-44
  • 三、敌我杂泊,身陷囹圄44
  • 第四节 从对比看福建水师落后44-48
  • 一、与法海军对比44-45
  • 二、与北洋水师对比45-48
  • 余论48-52
  • 一、总结战斗胜负原因是战史研究应有之义48-49
  • 二、战斗胜负原因有主次之分49
  • 三、探讨马江之战败因应该跳出窠臼49-50
  • 四、从马江战败看中法战争全局50-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汉辉;马江战役中的“缺嘴将军”与福建克虏伯大炮的两次辉煌[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5期

2 冯进军;小诗二首——抵闽赴会有感[J];福建统战理论学刊;1994年04期

3 李兆勇;林平安;;南北洋舰队援闽的不可行性——从中法两国舰队的战略部署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戴学稷;;清政府与马江战役[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5 羽戈;;张佩纶:清流之踵[J];花城;2009年02期

6 吴瑞虎;侵华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毙命之谜[J];军事历史;1998年02期

7 万次夏;;1884年的马江战役[J];历史教学;1964年10期

8 陈奋;;结合乡土教材讲授马江海战体会[J];历史教学;1985年05期

9 戴学稷;中法中日战争中的留学生[J];神州学人;1994年11期

10 林更生;;马江海战谈往[J];前进论坛;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861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861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8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