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进程中的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8—1937)
发布时间:2017-10-09 16:30
本文关键词:近代化进程中的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8—1937)
更多相关文章: 近代化 进程 中的 上海 城市 公共 交通 研究 1908 1937
【摘要】:本文围绕上海公共交通近代化问题,主要分以下四章展开论述: 第一章对近代上海城市公共交通近代化的进程进行勾勒。首先总体论述了近代上海城市节奏的演进对公共交通结构变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描述了租界和华界公共交通的发展脉络和总体状况。 第二章论述了中外公共交通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一方面从资本结构与来源、人事组织与管理、线路经营与财务状况等角度剖析了租界外商公共交通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另一方面,阐述了华商公共交通企业在资本筹集、日常经营等方面的困窘局面,并通过与外商企业的比较,分析其惨淡经营的主要原因。另外,还通过对市营企业与商办企业的在内部管理与外部经营环境等方面的比较,论证了在华界公共交通近代化的起步阶段,市营比商办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华界公共交通的顺利发展。 第三章分别论述了租界和华界市政当局管理公共交通的基本方式。一方面以公共交通专营制度为中心,分析了租界当局与外商交通企业之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法律关系基础之上的从事域内公共交通管理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以《商办公用事业监理规则》的颁布为例,阐述了华界市政当局管理公共交通的基本思路,及因此而与商办企业之间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第四章论述了公共交通的发展与近代上海社会的互动关系。既具体分析了城市经济繁荣、移民集聚和治外法权对近代上海公共交通近代化的影响,也阐述了公共交通近代化对市民生活方式的变动和市民意识的生长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在上述各章节内容的基础上,论文的结论部分对影响近代上海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格局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传统交通方式与近代公共交通的关系、租界与华界的关系、交通企业与市政当局的关系等作了进一步的厘清。最后得出的结论认为,近代上海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在各种社会力量、利益主体的相互博弈中向前发展的。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构成了公共交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变量,,正是这些变量,最终决定了上海公共交通近代化的路径和样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95.1
【目录】:
- 导言7-10
- 第一章 上海公共交通的近代化述论10-50
- 第一节 城市节奏的演进与近代上海公共交通的结构变迁10-21
- 第二节 租界公共交通的近代化述略21-35
- 第三节 华界公共交通的近代化35-50
- 第二章 公共交通企业的经营与管理50-78
- 第一节 外商公共交通企业的经营管理50-61
- 第二节 华商公共交通企业的资本筹集与经营61-72
- 第三节 华界公共交通:商办还是市营?72-78
- 第三章 租界与华界:中外市政当局的公共交通管理方式78-96
- 第一节 制度安排与租界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78-86
- 第二节 民营公用事业:“监理”还是“监督”?86-96
- 第四章 公共交通与上海社会96-143
- 第一节 近代上海公共交通发展的经济环境96-108
- 第二节 移民社会与近代上海公共交通的近代化108-119
- 第三节 中外三方政权格局与近代上海公共交通的发展119-129
- 第四节 电车中的上海人129-143
- 结束语143-147
-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147-150
- 附录二: 上海主要新旧路名对照表150-155
- 附录三: 近代上海道路交通图155-16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韬;;民国初年广州电车事业的开创与市政体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英;上海广播与社会生活互动机制研究(1927—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涛;自行车与近代中国(1868-194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沛霖;抗战前南京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7-1937)[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玉梅;民国时期北京电车公司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艾智科;公共汽车:近代城市交通演变的一个标尺[D];四川大学;2007年
2 李志红;民国时期北京城市公共汽车事业研究(1935—1948)[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骁;一个小渡口的历史:苏州河强家角渡的百年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圆圆;1932年天津电车加价风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租界公用事业交涉研究(1927-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何吉超;民国时期汽车行业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01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0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