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08:11

  本文关键词: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赫哲族 文化 社会变迁 文化变迁


【摘要】:本文主要从赫哲族社会文化所包含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如何变迁、变迁的原因及在变迁过程中所遇到的曲折进行深入剖析,进而对赫哲族社会文化的未来前景做客观的展望。在论述上首先介绍了赫哲族的基本概况,其中分析了赫哲族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进而探讨了地理环境对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赫哲族所在的三江平原地势平坦便于赫哲族与汉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直接接触、交往与融合,从而使赫哲族文化上受到外来民族的影响加深;另一方面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地广人稀使赫哲族有着广阔的生存发展的空间,到处是天然的渔场和猎场,野兽成群。富饶的物质资源使赫哲族不用培植农物就可以直接从自然界汲取食粮,在传统文化上凸显其“天人合一”之特点。 由于赫哲族是典型的渔猎民族,因此其文化上打下了深刻的渔猎烙印。随着社会的进步,赫哲族生产工具的改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在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必然发生了变革,私有化、商品化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社会制度也渐趋瓦解,随之赫哲族的物质生产、生活习俗、精神信仰、民族文学、民间技艺等方面也随之相应地发生改变,这种变迁的过程是逐渐而复杂的。它是技术、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及其行为准则发生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包括文化内容和文化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尤其是步入近代由于内外因素的促使,“贡貂皮、赏乌林”政策的实施,民族的融合,沙俄对其家园的不断侵扰以及清王朝对其征调和编旗使赫哲族原居地不断地改变。这一切外来文化都逐渐地与赫哲族传统文化渗透、碰撞、接触、吸收和整合,被赫哲族所认可并最终成为变迁后赫哲族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赫哲族社会文化的变迁不是某一方面的变迁,而是在传统社会文化其中包含的个别因素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改变,而不断地作用于赫哲族社会文化中的各个环节,从而逐渐引起无论是在物质、制度还是精神文化方面整体的变迁。 社会文化的变迁包括一切社会文化的改变,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包括曲折。由于在伪满时期日伪对赫哲族实行的殖民统治使其民族面临着灭绝,赫哲族的文化也处于着濒危之状态。直到赫哲族解放,党和人民对其在生产、生活的扶持下,社会文化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在新世纪的舞台上赫哲族社会文化同样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一部分赫哲族传统文化已经处于衰落的境地,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赫哲族的社会文化变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只有保护和传承赫哲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迎接新的历史挑战。
【关键词】:赫哲族 文化 社会变迁 文化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附表目录7-11
  • 绪论11-21
  • 一、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选题缘由11-13
  • (一)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1-13
  • (二) 选题缘由13
  • 二、资料来源13-18
  • (一) 专著13-17
  • (二) 档案史料17
  • (三) 地方志书17
  • (四) 报刊及资料汇编17-18
  • (五) 论文资料18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18-21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18-19
  • (二) 研究方法19-20
  • (三) 创新之处20-21
  • 第一章 赫哲族概况与生态环境21-45
  • 第一节 赫哲族的族源与族称21-26
  • 一、赫哲族的族源21-24
  • 二、赫哲族的族称24-26
  • 第二节 赫哲族的人口与分布26-33
  • 一、赫哲族的人口26-29
  • 二、赫哲族的分布29-33
  • 第三节 赫哲族历史沿革与生态环境33-45
  • 一、赫哲族的历史沿革33-37
  • 二、赫哲族所处的生态环境37-40
  • 三、生态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40-45
  • 第二章 赫哲族物质文化的变迁45-83
  • 第一节 赫哲族社会生产的变迁45-59
  • 一、渔业生产的变迁45-52
  • 二、猎业生产的变迁52-55
  • 三、采集业生产的变迁55-58
  • 四、其他生产的变迁58-59
  • 第二节 赫哲族生活文化的变迁59-83
  • 一、服饰文化的变迁59-65
  • 二、饮食文化的变迁65-73
  • 三、居住文化的变迁73-78
  • 四、交通工具的变迁78-83
  • 第三章 赫哲族精神文化的变迁83-101
  • 第一节 宗教信仰的变迁83-92
  • 一、万物有灵论83-86
  • 二、萨满教86-92
  •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变迁92-101
  • 一、民族语言92-96
  • 二、伊玛堪96-97
  • 三、说胡力97-101
  • 第四章 赫哲族制度文化的变迁101-126
  • 第一节 赫哲族的社会制度101-106
  • 一、哈拉莫昆101-103
  • 二、古老的氏族103-104
  • 三、姓长乡长制104-106
  • 第二节 生产组织的变迁106-108
  • 一、生产资料占有106-107
  • 二、猎物的分配107-108
  • 第三节 社会风俗的变迁108-126
  • 一、婚俗与丧俗108-117
  • 二、祈子育子风俗117-119
  • 三、节庆与礼俗119-122
  • 四、习惯法与禁忌122-126
  • 第五章 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透析126-168
  • 第一节 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因126-141
  •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126-137
  • 二、社会组织的发展137-138
  • 三、世居地的改变138-141
  • 第二节 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外因141-156
  • 一、清朝安边政策的加强141-147
  • 二、沙俄侵略者的骚扰147-151
  • 三、与其他民族的交融151-156
  • 第三节 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中的曲折156-168
  • 一、日伪时期的赫哲族社会文化濒临灭绝156-160
  •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和保护160-162
  • 三、未来传统文化的展望162-168
  • 结论168-171
  • 附录171-172
  • 参考文献172-180
  • 后记180-181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18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光;;赫哲族传统渔文化发展变迁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11期

2 杨光;田丽华;;试析日伪对赫哲族的毒化政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丽;清代东北流人方志文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82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82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c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