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研究
本文关键词: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研究 出处:《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研究江西近代农村市场发展史,,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当前江西市场经济发展的认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西近代农村市场嬗变过程、市场体系的特点,揭示其发展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和对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入近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不断侵入,江西农村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产品商品化日益明显,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加上近代工业的逐步兴起和新式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促进了江西近代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商品流通量日益增加,商品市场流通网络初步形成,商品市场内部结构由传统向近代演变,生产要素市场发生嬗变,市场机制开始发育,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农村市场的不断发展,江西农村经济结构由单一粮食作物发展到多种作物的种植,尤其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由单一的种植业发展到农、林、牧、副、渔多业兴旺,农村劳动力从事工商业比重日益增加,一些农业生产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农村市镇得到发展。然而,受当时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江西农村市场的发展一直处于一种低层次的发展水平,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处于半开放状态,缺乏统一性、有序性,由此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有限的。
[Abstract]: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modern rural market in Jiangxi and help people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Jiangxi's market econom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modern rural market in Jiangx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ket system, reveals its development law, summarizes it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nd its impact on Jiangxi'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as a result of the imperialistic invasion, Jiangxi rural economy gradually disintegrate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obviou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coupl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modern industry and the gradual rise of new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market in modern Jiangxi.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goods in the commodity circulation. Market circulation network initially forme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ommodity market evolu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the evolu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 market, the market mechanism began to develop, market system has initially forme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market, Jiangxi rural economic structure from single crop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crops, especially the expansion of economic crop acreage, developed from the single planting agriculture, forest, animal husbandry, fishery industry, prosperity, rural labor force engaged in business increase, som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ector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rural town development. However, influenced by th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factors and constraints,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xi rural market has been in a low level of development, the market system is imperfect, the market in a semi open state, the lack of unified, orderly, thus to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ole is also limited.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729.6;K29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斌 ,濮德培 ,徐建清;18世纪湖南的粮食市场与粮食供给[J];求索;1990年03期
2 池子华;流民与近代盗匪世界[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3 姜修宪;王列辉;;开埠初期闽浙沿海的海盗活动初探[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4 邵燕婷;19世纪后期上海季节性移民的形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张东刚;消费需求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胡雪梅;东北大豆出口贸易与近代中国东北开发(1860~1931)[J];北方文物;2002年03期
7 彭世畦;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控制全国经济的努力和国家资本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付平,沈西宁;土地私有化并非解决“三农”问题的灵丹妙药[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李云;;试论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10 童远忠;陈启源、张骞、盛宣怀兴办近代企业之比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列辉;;交通网络建设与港口发展[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隆武华;;中国近代外国对华投资述评[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3 吴金成;;明中期以后江西社会的动摇及其特性[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吴金成;;明清时期在湖广的江西商人[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5 徐畅;;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高利贷分析——以苏、浙、皖三省农村为中心[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祝成;茶产业组织结构与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马志刚;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罗晓春;对外贸易与江苏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895—1936)[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曦;近代湖南资本主义发展与辛亥革命[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邱国盛;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苏新留;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D];复旦大学;2003年
9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金志焕;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圣兵;陕甘宁边区灾荒研究(1937—1947)[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谷桂秀;民国时期福建民营近代工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亚红;明清山陕商人与西北市场化进程[D];西北大学;2001年
4 郑中伟;清代陕西市镇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赵晓东;传统与现代的碰撞[D];西北大学;2000年
6 马冀;建国初期市场化进程中断的原因与影响[D];河南大学;2002年
7 唐仕春;北洋时期在京同乡会馆的请托与受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程淑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南植棉业[D];郑州大学;2002年
9 谭刚;抗战时期的四川粮食储运[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琴;抗战时期广西与中央金融业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89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38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