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的农业化及其自然与人文原因

发布时间:2018-03-24 05:44

  本文选题:西北地区 切入点:农牧关系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摘要】:西北地区农牧生产关系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并显示出农牧融合的趋势性特征。在早期原始农业阶段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并非定居农业,而是具有典型的游农性质。完全定居农业的出现才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直接结果。此后西北地区农牧分化日渐明显,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在不同农业生产环境条件下形成典型农区和牧区的地域空间。但因农业生产具备较为优越的产业比较优势,西北地区逐步走上农业化发展道路,以农代牧成为区域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最终形成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产业结构形式。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Northwest China has undergone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ical changes and shows the trend of agri-pastoral integration. In the early primitive agriculture stag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Northwest China was not sedentary agriculture. The emergence of completely settled agriculture was the direct result of the first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Since then, the division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Northwest China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regional space of typical agricultural areas and pastoral areas is form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owever, due to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Northwest region has gradually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herding becomes the main trend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inally, it form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which is based on agriculture and 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院;
【基金】:课题资助: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西北地区人文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008-2011年)”
【分类号】:K29;F3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王兵,张征;试论庄子学派与宋玉的亲缘关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郑学益;思想制胜的新世纪营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张碧波;箕子论——兼论中国古代第一代文化人诸问题[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7 冷卫国;东晋赋学批评的分期及时代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8 王丽英;论早期道教的传播方式[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9 晁瑞;;介词“向”对“问”的替换——兼谈方言介词“问”的历史演变[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10 刘家和;论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变与常[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张维慎;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袁延胜;东汉人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4 张景书;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7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9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岩军;江淹及其作品简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宏斌;战国秦汉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3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4 郭向平;汉代砖石画像计算机处理与农史信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王韵;论唐、五代的昭义镇[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丽;西汉时期汉民族民族意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怀源;《段注》“废、行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巧霞;试论王充“疾虚妄”的批判精神[D];河北大学;2003年

9 叶仁雄;孔子中和之美的时空阐释[D];湘潭大学;2003年

10 纪慧娟;明代驿传与经济的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肃社会科学》一九九一年总目录[J];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06期

2 王韶唐;;西北地区部分植生教学及研究工作者集会座谈联系及协作问题[J];植物生理学通讯;1957年06期

3 余;;《文海研究》出版[J];辞书研究;1983年06期

4 罗洛;;诗属于人民[J];诗刊;1984年03期

5 叶骁军;历史时期西北城市的发展规律与特点[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02期

6 顾吉辰;;北宋神哲徽三朝我国西北地区族帐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7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环境和区域开发的若干建议[J];干旱区地理;1989年01期

8 刘兴全;宋夏外交政策论——西夏外交研究之一[J];宁夏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9 陈瑞平;;中国古代研究西北自然地理的思想[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10 王希恩;汉末凉州军阀集团简论[J];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燕;;从《图书与情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发文看目前我国西北地区的图书馆学研究[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四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闫艳霞;王玉魁;;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3 周爱国;徐恒力;孙自永;;西北地区水资源—生态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讨论[A];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曹文洪;;西北地区大开发中的水土保持治理[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冯国章;;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基本态势及可持续利用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李志阳;;西北地区农业科研投资效益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郭占荣;刘花台;;西北地区凝结水及其生态环境意义[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魏永理;司俊;;中国近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述略[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9 白耀宇;周嘉熹;;西北地区天牛科昆虫区系[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陈兴旺;段汉明;黄研;;区域与城乡统筹下的西北剩余劳动力转移初探[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凯 陈静莹;加快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步伐[N];汕头日报;2009年

2 记者 马勇、顾玲、樊曦;西北地区人口10年后将过亿[N];人民日报;2005年

3 ;临夏参加西北地区农业经验交流会三代表[N];民族日报;2009年

4 ;中卫摘得西北地区首个“迪拜奖”[N];宁夏日报;2011年

5 邵勇坚;周强与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局长乔新山会谈[N];陇东报;2010年

6 记者 郑北鹰;西北地区找到丰富地下水[N];光明日报;2003年

7 兰州蓝天浮法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刘伟;提升与淘汰并举,,促西北地区玻璃行业健康发展[N];中国建材报;2010年

8 记者 于辉;亟待开发的西北地区物流市场[N];现代物流报;2005年

9 李战吉邋曾华锋;西北地区将渐渐“湿润”[N];人民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刘纯友;皖西北地区首次发现铁矿[N];安徽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科伟;西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张小燕;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杨世琦;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何苑;西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王得祥;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6 赵敏娟;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及其制约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张哲;西北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区域分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冉东亚;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9 朱芬萌;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支撑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杨文杰;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甜;新中国十七年西北美术作品中的农民形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万鑫悦;中国西北地区织毯艺术特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小金;从发达地区的规划实践看西北地区城市跨越式发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黄玉霞;西北地区大气水汽输送特征及气候转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5 赵宝春;西北地区现代居室客厅园林植物配置方案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温艳;20世纪20-40年代西北灾荒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宋其鲁;西北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8 任红岩;西北区域经济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何平;抗日时期(1931—1945)国民政府开发西北地区商业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李丽;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56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56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f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