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志》所载清代后期入藏路线考
本文选题:陈观浔 切入点:《西藏志》 出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03期
【摘要】:陈观浔的《西藏志》成书于民国中期,内有关于克什米尔、和田分别至拉萨的两条路线的程站,但本文认为此乃采自清末日本人山县初男编著的《西藏通览》,并参考外文资料对部分路线进行了初步考证。
[Abstract]:Chen Guanxun's Tibet Records, which was written in the middl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ontains two stops on the two routes from Kashmir and Hetian to Lhasa. However,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is is a compilation of Xizang General Survey by Tu Nan of Japanese people's Mountain Prefectur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a preliminary textual research on some routes is made with reference to foreign language material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分类号】:K29;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启龙,邓小咏;二十世纪上半叶藏区地理研究述评[J];西藏研究;2001年02期
2 张莉红;西藏地方文献考略[J];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姚乐野;秦慧;;民国时期期刊《康藏前锋》的价值及文献计量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2 王川;;近代民族关系史上的西康建省及其历史意义[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王振刚;;学界对民国学人西南边疆问题著述研究综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开队;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公元8世纪~1949年)[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历史地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邹志伟;藏传佛教寺院僧侣制度与藏区生态环境[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何乃柱;他者眼中的拉卜楞社会[D];兰州大学;2009年
4 郭丽娟;20世纪30年代边疆史地学视角下的康藏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望;清——民国福建粮食市场的变迁[J];中国农史;1992年03期
2 宫宝利;清代后期苏州地区公所的善举活动[J];史学集刊;1998年01期
3 史红帅;;清代后期西人行记中的西安城——基于英文文献的考察[J];唐都学刊;2009年03期
4 毕万忱;读《墨余录》[J];文史哲;1984年01期
5 杨余练,王佩环;“韩边外”初探[J];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06期
6 范志和;;试论清代后期东北历史、地理学家的爱国思想[J];黑河学刊;1989年02期
7 刘建臻;;清代扬州学派家学述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王天奖;清代后期农业生产的恢复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9 石志新;清代后期甘宁青地区人口与耕地变量分析[J];中国农史;2000年01期
10 傅林祥;;清代抚民厅制度形成过程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伏平;;宁夏的伊斯兰教[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2 陈支平;;清代泉州黄氏郊商与乡族特征[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马场昭佳;;清代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与征四寇故事[A];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暨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专辑[C];2005年
4 魏开肇;;慈禧太后和古都北京早期现代化[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5 杨载田;徐美;;湖南]\0山景区依托型休闲农业发展探索[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吉;艳丽多彩的花鸟纹茶盖碗[N];苏州日报;2006年
2 何一民;清代城市的历史地位[N];山西政协报;2005年
3 赵仲达;民国雕板《灶君真经》[N];中国商报;2007年
4 姜广辉;晚清公羊学案[N];光明日报;2008年
5 何一民;清代城市的历史地位[N];光明日报;2005年
6 张宗伟;石猪汉韵 精美罕见[N];中国档案报;2006年
7 玉羡;历代书画用纸异同[N];中国商报;2003年
8 ;玉蝉[N];中国矿业报;2004年
9 张红中 晓阳;西周毛公鼎珍贵铭文拓片复制面世[N];陕西日报;2005年
10 ;清代制墨名家[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费驰;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福轩;清代赋论流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曹明升;清代宋词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4 于海波;清代净土宗著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丽;清代后期汕头的对外贸易(1860-1911年)[D];暨南大学;2005年
2 陈道文;清代后期青楼小说女性形象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李惠萍;清代后期台湾雾峰林家与官府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李亚红;清代对胥吏的管理及其体制缺陷(1644-1840)[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魏思艳;清代山东沂沭河流域水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长根;清代昆明城市民俗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刘希伟;清代山东乡试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徐燕婷;清代钱塘闺阁词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何岩;伊秉绶书法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陈吉良;清代湖南书院课程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91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9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