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的绥远乡村建设委员会探讨
本文选题:绥远 + 乡村建设委员会 ; 参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年03期
【摘要】:绥远乡村建设委员会是绥远省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机构,内设培训乡村工作人员的培训处与指导、监察乡村工作的指导处。其试图从刷新乡镇政治、清理苛捐杂税、普及义务教育、开办实业、植树造林、改良农业、推动建立信用合作社、发展公用卫生事业、建立地方自卫武装等方面渐进式、全方位地改革农村社会,达到构建现代乡村社会控制体系、提升民众素质、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巩固国防及强化地方治安的目的。其乡建工作存在不足和局限,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Abstract]:Suiyuan Rural Construction Committee is an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organization for rural construction in Suiyuan province. They tried to gradually advance from the aspects of refreshing township politics, cleaning up exorbitant taxes, populariz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setting up industries, planting trees, improving agriculture, promo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credit cooperatives, developing public health services, and establishing local self-defense forces, and so on. To reform the rural society in all directions, to construct the modern rural social control syste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 to develop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to consolidate national defense and to strengthen local public order. Its rural construction work has shortcomings and limitations, but also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作者单位】: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积敏;张同侠;;一·二八事变期间国民政府对日政策评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李倩;;试析双重政治体制下的傀儡政权[J];东北史地;2009年04期
3 于学仁;评述芦沟桥事变爆发的根源[J];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04期
4 李晔;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理论”评析[J];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04期
5 安善花;;近代日本侵略中朝思想中的民族优越论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2年01期
6 涂荣娟;论日本军部职能的加强与日本法西斯化[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刘继青;;20世纪30年代儒学教育复兴的内因外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8 李秋红;;河北沦陷区奴化教育的基本内容[J];飞天;2012年04期
9 高丹予,徐晓红;南京伪维新政府及其大民会[J];民国档案;2000年02期
10 周寒丽;;二战期间泰国“自由泰运动”的兴起及其活动[J];东南亚纵横;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朱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与一·二八事变[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杰;杨新新;;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学术回眸[A];“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论坛交流材料[C];2011年
3 齐福霖;;日本帝国主义在北平的统治与暴行[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第三辑[C];1992年
4 周进;;沦陷时期的北平人口流变[A];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建会2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11年
5 金海;;日本在内蒙古确立殖民统治及其对蒙古民族运动的政策[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6 廖大伟;;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根源和特殊背景[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翔;国际地位与领土主权[D];复旦大学;2011年
2 魏鹏;战争与环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进;北京人口与城市变迁(1853—1953)[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王云翠;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承龙;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蓉霞;英国和日本在中国(1925—1931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7 孙宝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D];苏州大学;2004年
8 韩永利;美国“先德后日”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1941-1945)[D];武汉大学;2000年
9 陈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罗珍;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知识界外交思想研究-1931-1945[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青;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在冀热辽区的无人区化政策(1939-1945)[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杨炎辉;日汪条约关系研究(1940-1945)[D];南京大学;2011年
3 邵唯慧;日本侵华策略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立聪;日伪时期的王英[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王会杰;日伪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民众生活(1931-1945)[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高瑞峰;声震高原云逐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雪皎;日本佛教在青岛的“海外开教”[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王溶;蒋经国《新赣南家训》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9 吴冬;南岳军事会议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彦宇;日本“南进政策”原因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海峰;何慧丽和兰考乡村建设实验[J];决策;2005年11期
2 王景新;;新乡村建设思想史脉络浅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荆蕙兰;梁俊;;论平教会在民国时期乡村建设中的作用[J];北方论丛;2007年03期
4 朱考金;王思明;;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初探[J];中国农史;2008年04期
5 曹天忠;;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派分与联合[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2期
6 姜新;贾晓燕;;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邓国军;王兴振;;民国乡村建设中农民参与研究——以山东省邹平县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冯春久;;乡村的未来在根源文化[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4年03期
9 ;乡村,由内而外的美丽[J];杭州(生活品质版);2013年03期
10 刘星;村学乡学:乡村制度的话语构建[J];天涯;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唐镖;;乡村建设:概念分析与新近研究[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蓉;;1927-1949年湖北省的公立农场与乡村建设[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沈占华;;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建设[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4 张晨;;台湾“农村再生计划”对我国乡村建设的启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5 王景新;;在工业反哺条件下及时启动中国新乡村建设战略[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6 王永智;阳运春;彭庆;王虎;;实施乡村净化工程 构建文明和谐社会[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7 汤海孺;柳上晓;;面向操作的乡村建设规划管理研究——以杭州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8 莫奕芳;;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化建设浅析[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丛玉飞;;乡村干群新型信任关系的博弈论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10 朱人求;;文化实践与文化重构——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文化哲学阐释[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扬;开创美好乡村建设新局面 打造农民幸福生活新家园[N];蚌埠日报;2012年
2 蚌埠市政协 万家阳;美好乡村建设要把握好几个问题[N];江淮时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白云飞 实习生 蔡林珊;积极稳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N];洛阳日报;2013年
4 记者 杨浩;认识再提高 力度再加大 办法再创新 努力使我市美好乡村建设始终保持全省第一方阵[N];马鞍山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吴清华;黄山市美好乡村建设彰显特色[N];安徽经济报;2013年
6 本报通讯员;助力美好乡村建设[N];江淮时报;2014年
7 通讯员 关鹏玉 记者 李建成;“脱贫甩帽”行动推进幸福乡村建设[N];河北日报;2014年
8 首席记者陈春梅;加快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让百姓尽早受益[N];盘锦日报;2014年
9 记者 魏恒;总结经验抓好衔接推动发展造福群众 把生态乡村活动打造成清洁乡村活动“升级版”[N];广西日报;2014年
10 记者 江恰;全省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N];盘锦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任金帅;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斌;民国时期云南乡村建设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牛和清;民国时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1931-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秦平;冲突与控制:乡村邻里纠纷的社会学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4 梁俊;民国时期平教会的乡村建设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骆敏;美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路径[D];安徽大学;2013年
6 王莹;乡村社会中的合作逻辑:农民合作的发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婷;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及其运行机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孟富国;重构中的乡村政权[D];山西大学;2003年
9 刘栩;一个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及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吕甜甜;乡村建设的伦理之维[D];江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71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97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