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贡赐体系中的漠北回纥与唐朝关系(629
本文关键词:粟特人对鄂尔浑回鹘(回纥)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云南民族大学》 2011年
论贡赐体系中的漠北回纥与唐朝关系(629-843)
谷训涛
【摘要】:贡赐体系是唐朝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主要措施。在“贡赐关系”的研究中,我们更注重双方的互动性。在贡赐体系下的漠北回纥与唐朝关系中,政治方面既有唐朝在漠北设置羁縻州统辖铁勒诸部的举动,又有回纥建立汗国后请求册封可汗而唐朝予以册封的行为。军事方面既有唐朝维护回纥酋长父子继承制的干预行为,又有回纥听从唐朝调遣、与唐军一起先后翦灭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西突厥和后突厥汗国的重大行动,而且安史之乱后回纥助唐平安史之乱、与吐蕃力争北庭以保持西域通道畅通。经济方面既有回纥与唐朝的朝贡贸易,又有唐朝对回纥平叛的赏赐,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出于各种原因与回纥的大规模绢马贸易更是影响深远。文化方面既有回纥向唐朝的请婚和唐朝的赐婚,又有摩尼教在漠北和中原地区的传播。和亲与互市这两条纽带使两者关系紧密起来,基本维持了两者间和平、友好的贡赐关系。 册封、朝贡是回纥与唐朝相互确认两者贡赐关系与主从关系的标志,羁縻府州是唐朝前期贡赐体系的基础性和稳定性因素,而互市成为唐中后期维系贡赐体系的稳定性、决定性因素。 安史之乱后回纥助唐平叛至顿莫贺上台前的20多年,回纥与唐朝成为兄弟之国,此一时期回纥在双方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唐朝贡赐体系颇为残破,但没有丧失殆尽,回纥人对国家认同感是一直隐隐约约存在的,这种国家认同感作为潜流延续着回纥与唐朝的贡赐关系。一旦回纥内忧外患更需要唐朝的时候唐朝的贡赐体系就很快恢复正常了。顿莫贺上台后主动恢复与唐朝的友好和平关系。788年咸安公主和亲回纥标志着双方由兄弟之国重新恢复到君臣之序的关系。此后的回纥可汗都保持了与唐朝的友好关系。在回纥汗国存在的近100年中,回纥也曾多次犯边,在唐朝内地劫杀民众,但这是支流。 贡赐体系中回纥与唐朝关系的特征有等级性与不平等性、和平性与怀柔性、互惠性与互利性、回纥对唐朝国家认同感与对本民族认同感的并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郭瑞英;周小安;;论“和亲”对“通贡、互市”的意义[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茹莹;宫玉振;;东亚朝贡体系的文化内涵——与西方殖民体系的比较[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杨桂杰;;浅谈隋唐和亲特点及其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5 黄松筠;;中国古代藩属理论初探[J];东北史地;2009年04期
6 程志;唐代羁縻州府简论[J];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01期
7 李云泉;汉唐中外朝贡制度述论[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8 苏北海,李秀梅;回纥汗国的统治疆域及漠北回纥族的西迁[J];敦煌学辑刊;1990年02期
9 楼劲;汉唐的外事体制与丝路古道上的基本外交模式[J];敦煌学辑刊;1995年01期
10 何新华;;试析古代中国的天下观[J];东南亚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涛;[N];学习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桂林;回鹘摩尼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陈金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薛隽雯;唐代各族和平交往边塞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杜娟;从突董事件看唐朝与回纥的关系[D];新疆大学;2005年
3 王田田;唐人和亲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阿丽亚·阿布都拉;牟羽可汗改宗摩尼教与回鹘汗国的灭亡[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5 董承婷;盛唐对外关系及其国际政治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佟磊;唐朝派往边疆民族地区的吊册类使者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尼扎吉·喀迪尔;粟特人对鄂尔浑回鹘(回纥)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8 谭成明;回纥信仰摩尼教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洪君;朝贡体系的历史遗产及其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3 朱仰东;;《聊斋志异·商三官》与唐传奇《谢小娥传》比较论略——兼及《商三官》本事问题[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4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7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孔又专;吴丹妮;;各为其功 筚路蓝缕——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百年(一)[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9 郭建勋;;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10 董剑飞;;文明史视角下的文明与环境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4 赵阿平;;肃慎—女真族系的民族学研究在黑龙江流域文明发展中的地位[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李四龙;;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志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地位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8 马克垚;;论农业社会的世界史体系[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10 周大鸣;;侨胞与族群边界的维持(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艳雁;达斡尔族舞蹈的流变与传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新华,王小红;1840—1860年间清政府三种外交体系分析[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2 陈尚胜;;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3 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4 张广达 ,荣新江;有关西州回鹘的一篇敦煌汉文文献——S6551讲经文的历史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5 何芳川;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何芳川;;古代来华使节考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8 邹进先;论杜甫的送别诗[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9 孟广耀;回纥羁属下的奚族——兼释唐朝与奚族的关系[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03期
10 李大龙;唐朝派往突厥的使者述论[J];北方文物;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荣全;;有关唐高祖称臣于突厥的几个问题[A];唐史论丛(第七辑)[C];199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兆玺;唐代的回纥与中外文化交流[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田卫疆;;回纥与漠北草原诸族关系初探[J];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3 李中和;祝辉;;试论回纥萨满教原始信仰崇拜[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4 ;“千里送鹅毛”给谁?[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09年06期
5 刘戈;;“以水洗血”——8世纪中国阿尔泰世界的杰出政治家回纥可汗顿莫贺事迹评介[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6 魏斌;;新疆发现“汉—回纥双体文开元通宝”钱[J];帕米尔;2005年01期
7 董红玲;;“突董事件”和平解决的原因探析[J];文教资料;2008年01期
8 佚名;;“千里送鹅毛”的由来[J];政府法制;2009年12期
9 刘平;回纥汗国使用突厥文的原因探讨[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高永久;论回纥在维护祖国统一中的历史贡献[J];河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和温都尔;;蒙古可汗世系录[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2 肖爱民;;中国古代北方行国最高统治者继承制度及其所反映的草原民族思维[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3 奥平昌洪;李敦;;突骑施和回鹘钱币及其简史[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4 陆庆夫;陆离;;论吐蕃制度与突厥的关系[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5 石云涛;;3—6世纪草原丝绸之路的利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朱悦梅;杨富学;;甘州回鹘与丝绸之路[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振宏;;范祖禹《唐鉴》的编纂及其内容特点——以《唐鉴·太宗》为探讨核心[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8 刘志霄;;察合台汗国初探[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9 陈得芝;;耶律大石北行史地杂考[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10 舒振邦;;成吉思汗称号考释[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宁;[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刘玉峰;[N];学习时报;2011年
3 满都麦;[N];中国艺术报;2001年
4 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姚道红;[N];学知报;2011年
5 王爱国;[N];兵团日报(汉);2001年
6 郭明德;[N];平凉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党艳红;[N];银川晚报;2010年
8 [泰]诗琳通;[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记者齐林梅 通讯员邢彦春;[N];中国食品报;2009年
10 本报驻阿拉木图记者 张春友;[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世丽;安北单于都护府与唐代北部边疆民族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02年
2 包文胜;铁勒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冯智;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赤祖德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袁本海;沙陀的形成及其与北方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春明;唐朝四方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袁志鹏;论唐代三受降城和盐州城的修筑[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伊德尔;北元初期蒙古政治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训涛;论贡赐体系中的漠北回纥与唐朝关系(629-843)[D];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章鸿昊;唐代吐蕃与回纥在西域及河陇地区的军事角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杜娟;从突董事件看唐朝与回纥的关系[D];新疆大学;2005年
4 谭成明;回纥信仰摩尼教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爽;黠戛斯与唐朝的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6 边保应;后突厥时期唐、突厥、契丹在北疆的军事角逐及其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季怡菁;唐代鸿胪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代娜仁图雅;俺答汗可汗权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9 滕亚秋;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卜祥伟;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粟特人对鄂尔浑回鹘(回纥)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8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08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