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吉安“烧塔”民俗

发布时间:2017-08-13 00:33

  本文关键词:吉安“烧塔”民俗


  更多相关文章: 吉安 文天祥 民俗 庐陵 吉州 文化载体 中秋节晚上 民族英雄 秦始皇 习俗


【摘要】:正吉安,地处赣中,千里赣江,孕育和造就了这座宁静的古城。吉安古称"庐陵"、"吉州",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始置庐陵县,东汉时升县为郡,隋开皇十年(590),庐陵郡改为吉州,元初择吉水、安福两州各一字,取"吉泰民安"之意,改名吉安,沿用至今。吉安被誉为"文章结义之帮",又称"江南望郡",有"金庐陵"之美称。当地民风淳朴,民俗浓厚,具有自己独特厚重的庐陵文化载体。"烧塔"作为一种特殊的中秋习俗,在南
【作者单位】: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吉安 文天祥 民俗 庐陵 吉州 文化载体 中秋节晚上 民族英雄 秦始皇 习俗
【分类号】:K892.4
【正文快照】: 吉安,地处赣中,千里赣江,孕育和造就了这座宁静的古城。吉安古称“庐陵”“、吉州”,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始置庐陵县,东汉时升县为郡,隋开皇十年(590),庐陵郡改为吉州,元初择吉水、安福两州各一字,取“吉泰民安”之意,改名吉安,沿用至今。吉安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之舟;;以弘扬文山精神为己任——介绍江西省有关文天祥的两个社会团体[J];中华魂;1996年06期

2 刘晓闽;;他已经活了七百七十岁[J];鸭绿江(上半月版);2006年07期

3 刘锡涛;吉安宋代文化发展成就略说[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彭小文,胡仁群;吉安文化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年03期

5 任重;陈仪;;儒家精神:庐陵文化的特质[J];华夏文化;2006年02期

6 文尚卿;;关于弘扬与开发庐陵文化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9期

7 王剑冰;;庐陵文化[J];百花洲;2010年06期

8 朱义禄;论自强不息[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6期

9 余伯流;;赣文化与爱国主义[J];文史知识;1998年01期

10 ;焦点[J];晚报文萃;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钱逊;;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2 郑颐寿;;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陈文龙分会成立大会开幕词[A];海峡两岸纪念民族英雄陈文龙研究论文集[C];1998年

3 范光琴;;文化,旅游之帆——章安古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4 邓华祥;萧诗彪;;陈文龙在历史上的应有地位[A];海峡两岸纪念民族英雄陈文龙研究论文集[C];1998年

5 刘福铸;;莆仙古代楹联文化[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郑颐寿;;在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陈文龙分会成立大会上代表理事会的讲话[A];海峡两岸纪念民族英雄陈文龙研究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周建如 刘红梅;吉安:“黄绿红”三色机制构筑人才安全屏障[N];中国人事报;2010年

2 文洪英 肖晓林;吉安县传统文化注入新元素[N];农民日报;2010年

3 记者 胡晓虹邋通讯员 余兴仕;桂山文化中心获评“省特级”[N];珠海特区报;2008年

4 田居俭;论中国古代的气节与信念[N];光明日报;2003年

5 詹国兵;“成功文化”:塑造文化延城[N];闽北日报;2006年

6 谢锦澍;发展文化经济 提高名城影响力[N];潮州日报;2008年

7 杨海华 周文理;弘扬特色文化 建设文化名镇[N];江苏科技报;2007年

8 陈汉忠;史海寻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记者 宋显晖;充满文化气息的海岛小镇[N];珠海特区报;2010年

10 记者 韦铭邋通讯员 屠康敏;夫子庙将恢复“东南第一学”学宫[N];南京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664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664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4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