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本江苏佚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17:24
本文关键词:《永乐大典》本江苏佚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永乐大典》 《大典》本 江苏 佚志 佚文 编纂 校勘 辑佚
【摘要】: 本文主要对明代官修大型类书《永乐大典》残卷中的江苏佚志及其佚文进行研究。 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的大型类书《永乐大典》,依洪武正韵“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辑录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籍资料。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藉以保存流传,即便是现在存世不多的残卷也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中华书局曾先后影印出版了《永乐大典》残卷近八百卷,马蓉,陈抗等学者据影印本及其他海外典藏辑出了九百种方志,包括总志七种,方志八百九十三种,于200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一书,其中收录江苏省方志六十八种,去除同书异名者,共四十八种。 本文以《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为底本,结合2006年出版的古方志学家张国淦先生所著之《永乐大典方志辑本》,按照江苏省现行政区分章对其中的佚志进行逐部研究。少数对重要典籍文献有校勘和辑佚价值的现存方志,如《大典》本《金陵新志》,也加以研究。《大典》本江苏方志所涉及的地区包括南京、上元、江宁、溧水、溧阳、江浦、邳州、山阳、淮安、淮阴、清河、盱眙、盐城、扬州、仪征、泰州、高邮、兴化、海门、镇江、句曲、句容、常州、江阴、无锡、苏州、吴县、宜兴、长洲,近三十个市县,四十八种方志中,佚志有四十三种。其中多宋元古志,佚文价值较高,有的在明清时就已佚失,如《宝yP惟扬志》、《金陵志》等。《大典》本江苏佚志的内容涉及[山川]、[湖泊]、[人物]、[诗文]、[艺文]、[官署]、[仓廪]、[物产]、[寺庙]、[宫室]、[古迹]、[村寨]、[宦迹]、[祥异]、[遗事]诸多方面,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地、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资料。 本文对《大典》本江苏佚志的研究,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志书编纂的研究,即梳理各地区的方志编修源流,借助前人成果,尽可能考证出佚志的编纂时代,纂修人生平、学术背景以及考证《大典》本佚志的同书异名现象。二是对佚文进行逐条考释和研究,这包括运用史源学等方法结合正史、前人文集、著述以及现存方志等典籍,解释佚文内涵并发掘其史料价值;三是做一些对佚文和现存典籍文献比对、校勘和辑佚的工作。本文既利用《大典》佚文订正了传世文献的一些讹误,也利用传世文献订正了《大典》佚文存在的讹误。同时,又发现了不少可用于辑补相关总集或别集的诗文。 总的来看,本文通过对《大典》本江苏古代方志及其佚文的系统研究考释,逐步掌握了一些研究历史文献的门径和方法,可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永乐大典》 《大典》本 江苏 佚志 佚文 编纂 校勘 辑佚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前言10-23
- 第一章 南京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上)23-72
- 第一节 宋元明南京地区府、路建置沿革及其方志编修源流23-27
- 第二节 《大典》本《建康路志》及其佚文研究27-29
- 第三节 《大典》本《金陵志》及其佚文研究29-45
- 一、《大典》本《金陵志》的编纂情况29-31
- 二、《大典》本《金陵志》佚文研究31-45
- 第四节 《大典》本《金陵新志》及其佚文研究45-51
- 一、《大典》本《金陵新志》的编纂情况45-46
- 二、《大典》本《金陵新志》佚文研究46-51
- 第五节 《大典》本《应天府志》及其佚文研究51-72
- 一、明代《应天府志》的编纂情况51-53
- 二、《大典》本《应大府志》佚文的价值53-72
- 第二章 南京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下)72-96
- 第一节 《大典》本《上元志》、《上元县志》及其佚文研究72-81
- 一、上元县建置沿革及方志编修情况72-75
- 二、《大典》本《上元县志》佚文研究75-81
- 第二节 《大典》本《江宁志》、《江宁县志》及其佚文研究81-88
- 一、江宁县建置沿革及志书的编修情况81-83
- 二、《大典》本《江宁县志》佚文研究83-88
- 第三节 《大典》本咸淳《溧水志》及其佚文研究88-92
- 一、溧水县建置沿革及其方志编纂源流88-90
- 二、《大典》本咸淳《溧水志》的编纂情况90-91
- 三、《大典》本《咸淳溧水志》佚文研究91-92
- 第四节 《大典》本《溧水县志》、《溧水志》及其佚文研究92-94
- 一、《大典》本《溧水县志》、《溧水志》的编纂情况92
- 二、《大典》本《溧水县志》、《溧水志》佚文研究92-94
- 第五节 《大典》本《江浦县志》及其佚文研究94-96
- 第三章 淮安地区《大典》本佚志及佚文研究(附《大典》本《邳州志》、《盐城志》研究)96-118
- 第一节 《大典》本淮安府佚志及其佚文研究96-103
- 一、淮安府建置沿革及方志编纂情况96-98
- 二、《大典》本《淮安志》、《淮安府志》佚文研究98-103
- 第二节 《大典》本山阳县佚志及其佚文研究103-110
- 一、山阳县建置沿革与方志编修情况103-105
- 二、《大典》本《山阳县志》佚文研究105-110
- 第三节 《大典》本《淮阴县志》、《清河县志》、《淮安府清河县志》及其佚文研究110-113
- 一、《大典》本《淮阴县志》及其佚文研究110-111
- 二、《大典》本《淮安府清河县志》、《清河志》及其佚文研究111-113
- 第四节 《大典》本《凤阳盱眙县志》及其佚文研究113-115
- 第五节 《大典》本《邳州志》、《盐城县志》及其佚文研究115-118
- 一、《大典》本《邳州志》及其佚文研究115-116
- 二、《大典》本《盐城志》及其佚文研究116-118
- 第四章 扬州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上)118-187
- 第一节 扬州建置沿革与方志编修源流118-120
- 第二节 《大典》本《广陵续志》及其佚文研究120-127
- 一、《大典》本《广陵续志》的编纂情况120
- 二、《大典》本《广陵续志》佚文研究120-127
- 第三节 《大典》本宝yP《惟扬志》及其佚文研究127-180
- 一、《大典》本宝yP《惟扬志》的编纂情况127-128
- 二、《大典》本宝yP《惟扬志》佚文研究128-180
- 第四节 《大典》本《扬州志》与《扬州府志》及其佚文研究180-187
- 一、《大典》本《扬州志》与《扬州府志》的编纂情况180-181
- 二、《大典》本洪武《扬州府志》佚文研究181-187
- 第五章 扬州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下)187-213
- 第一节 《大典》本绍熙《仪真志》及其佚文研究187-190
- 一、仪征建置沿革及绍熙《仪真志》纂修情况187-188
- 二、《大典》本绍熙《仪真志》佚文研究188-190
- 第二节 《大典》本《仪真志》与《扬州府仪征志》及其佚文研究190-200
- 一、《大典》本《仪真志》、《扬州府仪真志》的编纂情况190-192
- 二、《大典》本《仪真志》、《扬州府仪真志》佚文研究192-200
- 第三节 《大典》本《泰州志》、《宝应志》及其佚文研究200-204
- 一、《大典》本《泰州志》及其佚文研究200-201
- 二、《大典》本《宝应志》及其佚文研究201-204
- 第四节 《大典》本《江都县志》、《江都志》及其佚文研究204-206
- 第五节 《大典》本《高邮志》及其佚文研究206-210
- 一、《大典》本《高邮志》的编纂情况206-208
- 二、《大典》本《高邮志》佚文研究208-210
- 第六节 《大典》本《高邮州志》及其佚文研究210
- 第七节 《大典》本《海门县志》、《兴化县志》及其佚文研究210-213
- 一、《大典》本《海门县志》及其佚文研究210-212
- 二、《大典》本《兴化县志》及其佚文研究212-213
- 第六章 镇江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213-272
- 第一节 镇江建置沿革及其方志编修源流213-214
- 第二节 《大典》本《镇江志》、《镇江府志》及其佚文研究214-242
- 一、《大典》本《镇江志》、《镇江府志》的编纂情况214-216
- 二、《大典》本永乐《镇江府志》及其佚文研究216-242
- 第三节 《大典》本《京口续志》、《丹徒志》及其佚文研究242-246
- 一、《大典》本《京口续志》及其佚文研究242-244
- 二、《大典》本《丹徒县志》及其佚文研究244-246
- 第四节 《大典》本《句曲志》及其佚文研究246-249
- 一、句容县建置沿革及志书编修源流246-248
- 二、《大典》本《句曲志》及其佚文研究248-249
- 第五节 《大典》本四种句容志及其佚文研究249-266
- 一、《大典》本四种句容志的编纂情况249-251
- 二、《大典》本《句容县志》佚文研究251-266
- 第六节 《大典》本《茅山续志》及其佚文研究266-272
- 一、茅山沿革及《大典》本《茅山续志》编纂情况266-267
- 二、《大典》本《茅山续志》佚文研究267-272
- 第七章 常州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272-299
- 第一节 常州建置沿革及其方志编修源流272-274
- 第二节 《大典》本《大德毗陵志》及其佚文研究274-276
- 第三节 《大典》本泰定《毗陵志》、《常州府志》、《常州志》及其佚文研究276-278
- 第四节 、《大典》本《毗陵志》、《毗陵续志》、洪武《毗陵志》及其佚文研究278-291
- 一、《大典》本《毗陵志》、《毗陵续志》、洪武《毗陵志》的编纂情况278-281
- 二、《大典》本《毗陵续志》佚文研究281-291
- 第五节 《大典》本《溧阳志》及其佚文研究291-299
- 一、溧阳县建置沿革及其方志编修源流291-293
- 二、《大典》本《溧阳志》佚文研究293-299
- 第八章 无锡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299-321
- 第一节 无锡建置沿革及方志编修源流(兼辨《大典》本《无锡志》与《无锡县志》非佚志)299-301
- 第二节 《大典》本《<江阴>旧经》及其佚文研究301-304
- 一、江阴建置沿革及方志编修源流301-303
- 二、《大典》本《(江阴)旧经》及其佚文研究303-304
- 第三节 《大典》本《江阴志》、《江阴毗陵志》及其佚文研究304-313
- 一、《大典》本《江阴志》、《江阴毗陵志》的编纂情况304-306
- 二、《大典》本《江阴志》、《江阴毗陵志》佚文研究306-313
- 第四节 《大典》本《宜兴风土旧志》、《宜兴旧志》及其佚文研究313-321
- 一、宜兴建置沿革与方志编修源流313-315
- 二、《大典》本《宜兴风土旧志》、《宜兴旧志》及其佚文研究315-321
- 第九章 苏州地区《大典》本佚志及其佚文研究321-340
- 第一节 苏州府建置沿革和方志编纂源流(兼辨《大典》本《苏州志》非佚志)321-326
- 一、苏州建置沿革和方志编纂源流321-322
- 二、《大典》本《苏州志》非佚志辨322-326
- 第二节 《大典》本《平江府志》及其佚文研究326-330
- 一、《大典》本《平江府志》的编纂情况326-327
- 二、《大典》本《平江府志》佚文研究327-330
- 第三节 《大典》本《吴县志》、《长洲县志》及其佚文研究330-340
- 一、《大典》本《吴县志》及其佚文研究330-333
- 二、《大典》本《长洲县志》及其佚文研究333-340
- 主要参考文献340-349
- 后记349-3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350-3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燕生;《永乐大典》征引方志考述[J];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广超;《永乐大典》辑佚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90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69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