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浅议《左传纪事本末》

发布时间:2018-01-01 15:28

  本文关键词:浅议《左传纪事本末》 出处:《兰台世界》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左传纪事本末 内容特色 体例特点 学术价值


【摘要】:笔者选取《左传纪事本末》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撰述内容及体例特点等方面进行初步考察,有助于正确认识该书在清代纪事本末体史书发展过程中的史学地位及学术价值,并为深入研究纪事本末体史书在清代的发展提供依据。
[Abstract]:The author selects < Zuozhuan chronicle >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ainly study from the writing content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s, contribute to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book in the Qing Dynasty chronicle histor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status and academic value, and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chronicle history in the Qing Dynasty provide the basis for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首都图书馆;
【分类号】:K204
【正文快照】: 纪事本末体是一种以记事为主,因事命篇,自成首尾的编撰形式。自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创立之后,即因其“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的体裁优势备受学界重视。此后纪事本末体史书历经几朝发展,继作踵起,蔚为大观,成为继编年体、纪传体之后的第三大史学体裁。有清一代,史学极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立舟;“宋学”风貌的全新展示——评《中国学术史·宋元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白国红;;“赵氏孤儿”史实辨析[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3 武少民;20世纪清代学术史研究回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白华;汉代儒学官学化的动力及其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罗炳良;论章学诚的“以史明道”观念[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陈曦;司马迁笔下子路之死探微[J];管子学刊;2000年01期

7 张高评;台湾宋诗研究的现况和展望[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张小龙,周来光;简论《左传》占卜叙事的艺术功效[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9 刘筱红;论张舜徽评判清学的双重标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谢贵安;试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J];江汉论坛;200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芮宏明;钱穆文学研究述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亚光;周代荒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金丹;包世臣书学的重新审视[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6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卫东;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文英;中医诸辨证方法纵横论[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张继军;先秦道德变迁论[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爱英;《左传》文体特征及其文化意蕴[D];河南大学;2001年

2 张蓉;《左传》贵族女性问题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孙海辉;孔子与老子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彦昌;春秋国际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吕巧英;陈确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D];河北大学;2004年

6 葛宗梅;试析《管子》中的用财思想[D];吉林大学;2005年

7 邢子民;左丘明与《左传》关系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继刚;先秦灾害述论[D];郑州大学;2005年

9 胡小洁;先秦儒、法两家传播思想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沈会;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田浪;营造盛世——《大唐开元礼》的撰作缘起[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本文编号:1365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365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e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