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探讨

发布时间:2018-01-09 09:24

  本文关键词: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探讨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汉武帝 秦始皇 亡秦之失 亡秦之祸


【摘要】:历史上,秦始皇被人们认为是亡国暴君,而汉武帝则被认为是雄才大略的有为之君。然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认为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司马光的这一认识是非常深刻的。汉武帝的“亡秦之失”表现在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等许多方面。汉武帝的这些过失给汉朝统治带来了严重危机,几乎把汉朝带向了崩溃的边缘。然而汉武帝不是秦始皇,他没有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到了晚年,他深刻反省了自己以往的过失,发布轮台罪己诏,调整统治政策,安排好接班人选和辅佐班子,重新回到了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道路上来,为后来的“昭宣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武帝所以能够避免“亡秦之祸”的原因,在于汉初几十年的无为而治,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增强了汉朝的国力;以儒家为主的统治思想为调整政治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秦始皇相比,汉武帝更能够重用各种人才了,听取不同意见;汉武帝借鉴了秦朝速亡的教训,能够反思和调整自己的统治政策。
[Abstract]:In history, Qin Shihuang is considered the subjugation of tyrants, and the emperor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king. However, rare gifts and bold strategy for Sima Guang in < Zizhitongjian > is that emperor "Qin Qin lost from the disaster". This understanding of Sima Guang is very deep. The emperor "Qin lost" in numerous criminal heavy taxes; lapped in luxury, luxury palace in foreign affairs, to believe; spirits and many aspects. The emperor parade out these mistakes have brought serious crisis of the Han Dynasty, the Han Dynasty almost to the brink of collapse. However, the emperor is not Qin Shihuang, he did not repeat the demise of the Qin Dynasty in the past. In his old age, he deeply reflect on their mistakes of the past, Luntai has released the crime of imperial rule adjustment policy, arrange the succession and help team back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and the people rest on the road, for the later"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Zhao Xuan ". The emperor so ZTE can avoid" Qin's Curse ", it is decades of the early Han Dynasty, the accumulated wealth for the country,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Han Dynasty; Confucianism as the dominant ideology and political adjustment polic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compared to Qin Shihuang, the emperor can reuse all kinds of talents, to listen to different opinions; Han Dynasty from the Qin lessons, can reflect and adjust their policy rule.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南尘;;“感觉到老”的妙处[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0年09期

2 李宪堂;;大一统专制权力之象征体系的完成:从秦皇到汉武[J];文史哲;2010年06期

3 张诚;秦始皇和汉武帝时迁民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4 王珍;;浅析秦汉人的进取精神[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5 ;国家的镇山[J];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2005年10期

6 陈子展;《楚辞·远游》篇奻解[J];文史哲;1962年06期

7 刘绪义;;“独尊儒术”的背后[J];书屋;2008年03期

8 彭世春;;秦皇汉武与中国政治架构[J];同舟共进;2000年01期

9 王德柱;“姜女坟”建筑群址的年代、性质及其相关问题[J];北方文物;1991年04期

10 王恩涌;张宝秀;;汉武帝的武功与文治(一)[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耀会;;论秦始皇长城的创建与边地开发经营[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3期[C];2007年

2 陆勤毅;;客观评价秦始皇在统一货币中的作用[A];钱币文论特辑[C];1988年

3 陈之伟;张秀莲;张建福;;汉武帝何以铸造白金马币[A];甘肃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C];2001年

4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摘要)[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5 王骏骥;;郭沫若与秦始皇[A];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C];2000年

6 陈育宁;;论秦汉时期鄂尔多斯地区的经济开发[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7 李胜焕;;“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李鼎芳;;西汉王朝初期在农民起义灭秦的教训下调整其统治政策[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9 冯良方;;汉武帝时期经学的成立及其影响[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闫道竣;;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解答与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相关的长城知识[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志平;谈谈长寿与长生[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李零;两次大一统(七)[N];东方早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章红雨;王立群:“焚书坑儒”说法有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4 李冀;250件封泥秦始皇亲自经手[N];市场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是;我走进歌剧《秦始皇》[N];河南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程绮瑾;秦始皇,审的就是你![N];南方周末;2007年

7 熊铁基;秦始皇的最后十年[N];光明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师欣;用帝王编织历史,很糟糕![N];南方周末;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洪波;十问王立群[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梁飒;秦始皇兵马俑“轻伤”无碍开放[N];中国旅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余全介;秦汉政治与儒生[D];浙江大学;2005年

3 张捷;秦汉时期财政运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漆子扬;刘安与《淮南子》[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夏利N,

本文编号:1400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400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4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