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花落颜色改”——嘉道年间罂粟种替换原因考
本文选题:嘉道年间 切入点:罂粟 出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毒品史研究领域,学界有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一是罂粟在唐代传入中国,明代医家已经掌握了提取鸦片的方法;二是鸦片战争前所需鸦片几乎全部来自进口,土产鸦片是嘉道年间引入新罂粟种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关于唐代罂粟的种名和清代罂粟替换的原因却始终悬疑。本文用花色和吗啡含量两项标准考证出唐代入华品种确系鸦片罂粟种,而观赏为目的的人工栽培导致其生物碱成分的变化和鸦片产量的下降是清代罂粟替换的原因。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drug history research, there are two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viewpoints in academic circles: first, opium poppy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doctors in the Ming Dynasty have mastered the method of extracting opium; second, almost all the opium needed before the Opium War came from imports. The native opium production was gradually develope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opium poppy seed in Jiadao period. The name of opium poppy in Tang Dynasty and the reason of opium poppy replacement in Qing Dynasty were always doubtful. This paper uses two criteria of flower color and morphine content to prove that the Tang Dynasty entered China. The cultivar is indeed an opium poppy seed, The change of alkaloid composition and the decrease of opium yield were the reasons of opium poppy replacement in Q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社科系;
【分类号】:K249.3;Q9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宏斌;;罂粟传入中国及其在古代的医药价值析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2 周志梅;郭世民;何静;戴伟锋;罗万玲;李宝才;;镇痛中药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年04期
3 陈永宽,李雪梅,孔宁川,杨伟祖,李聪,汪汉卿;罂粟籽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J];中草药;2003年10期
4 秦和平;鸦片在西南地区的传播及其种植面积考订[J];中国农史;2003年02期
5 吴志斌,,王宏斌;中国鸦片源流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海核;邢淑芳;王四平;;温阳定痛蠲痹方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机理及组方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02期
2 连东;;“今年花落颜色改”——嘉道年间罂粟种替换原因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3 周海核;邢淑芳;王寅;刘彩云;;温阳定痛蠲痹方冬病夏治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6年11期
4 程民生;;宋代的罂粟[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6年03期
5 魏春华;程虹毓;朱继孝;;中药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医药通报;2016年04期
6 高元武;;罂粟种植对近代茶叶经济的影响——基于福建的个案考察[J];古今农业;2015年04期
7 高元武;;罂粟种植对近代茶叶经济的影响——基于福建的个案考察[J];农业考古;2015年05期
8 李庆宏;刘婷;;三十年来四川鸦片问题研究述论——兼论《南部档案》中鸦片史料分布及价值[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9 孙佩宇;刘欣;雷仲民;郭振江;黄明华;彭亚;吴迪;;定痛膏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10 周敬;;贵州毒品问题追溯[J];乌蒙论坛;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伟鹏;周钟鸣;熊玉兰;王彦礼;伍迎红;孙建辉;付春祥;赵德修;;野生雪莲和培养雪莲总黄酮主要药效作用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01期
2 董震海,吴素芳,董华军;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J];中国医刊;2005年09期
3 朱建伟,武继彪,李成韶,隋在云,杜广才,房信胜,玄振玉,彭锁锂;马钱子碱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年03期
4 彭媛,顾振纶;植物药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年01期
5 胡玉兰,张忠义,林敬明;中药砂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5年01期
6 李军晖,曾南,沈映君;荆芥的药理作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4年03期
7 杨晓君,吴桂荣;红花的现代研究[J];农垦医学;2004年04期
8 曹军;中药镇痛药镇痛机理的研究概况[J];吉林中医药;2004年07期
9 陈素,刘向明,尹世金,梅之南;血竭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汪倪萍,魏伟;中药活性成分的抗炎免疫和镇痛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检秋;;嘉道年间京师士人修禊雅集与经世意识的觉醒[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小伦;清嘉道年间黄河水患与河南地方社会[D];河南大学;2007年
2 魏珂;嘉道年间广东水师违法违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37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637457.html